加快打造微短劇品牌 四川可以這么做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網絡微短劇”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今年的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演藝賽事、游戲電競、國風國潮、網絡微短劇等新業態,培育集聚演藝賽事運營主體和人才隊伍,建設一批特色消費創新引領集聚區。
圍繞網絡微短劇,省政協委員紛紛建議,要搶抓機遇、加快布局,打造四川微短劇品牌,推動網絡微短劇等新業態高質量發展。
省政協委員李曉駿:
引進頭部微短劇平臺入川
搭建微短劇拍攝資源庫
“四川微短劇產業發展具備優勢,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在微短劇內容創作方面表現出色,已初步形成了微短劇產業生態。”省政協委員,省廣電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曉駿建議,在加強政策引導與資金扶持方面,從省級政策層面對微短劇全產業鏈加強政策引導和支持,出臺關于推動微短劇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支持微短劇產業協會建設,打造四川微短劇品牌。
李曉駿認為,要引進全國頭部微短劇平臺入駐四川,對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新引進和新設立的微短劇頭部企業和成長型企業給予一定扶持。支持繼續辦好“視聽中國四川微短劇之夜”“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微短劇國際論壇”等活動,推動產業、人才等資源在川聚集。
李曉駿表示,完善產業生態也是發展重點,“應加強微短劇拍攝制作基地建設,整合四川省內虛擬制作棚、錄影棚、實景場地等資源,搭建微短劇拍攝資源庫。打通與外省微短劇全鏈條的合作通道,推動四川省內影視制作、餐飲住宿、酒吧娛樂、體育場館等配套服務產業發展。”他建議,支持繼續辦好“繁星閃耀·微短劇年度盛典”活動,支持中國西部微短劇產業生態聯盟建設,加強川渝微短劇合作,推動產業協同發展。
省政協委員母濤:
設立引導資金或產業基金
促進四川微短劇精品創作
省政協委員、成都傳媒集團董事長、成都傳媒產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母濤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把發展微短劇產業作為文化產業重要內容納入‘十五五’規劃,學習借鑒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經驗做法,設立四川微短劇精品創作引導資金或產業基金。”
“發展微短劇產業,前景廣闊,大有可為。”母濤表示,四川發展微短劇產業具備較好的基礎條件和比較優勢,“四川擁有305.7萬余處文化資源和24.5萬余處旅游資源,僅成都影視類企業就有近2000家,從業人員已達10萬以上。此外,多個頭部企業在川落戶,產業基礎穩固,人才儲備充實。”
如何發展微短劇產業?母濤建議,引進和培育制片、編劇、導演、剪輯等優秀微短劇人才,將符合條件的人才納入相關政策支持范圍,吸引微短劇行業高層次人才來川創業。
此外,“精品化、規范化才是正確的‘流量密碼’。”母濤表示,建議四川省加快制定出臺微短劇創作生產與內容審核有關規定和細則,把微短劇納入互聯網內容生產傳播監管體系,建設微短劇內容審核中心,引導創作者更加注重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實現價值導向與市場效應的雙向奔赴。在產業鏈條上,建議建設一批影視基地等產業載體,在川設立微短劇產業發展聯盟,搭建微短劇產業鏈條,完善微短劇產業體系,加快打造四川微短劇品牌,聯合開展微短劇平臺打造、指數發布、榜單評選,推動全國資源向四川集聚。(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李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