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四川紅色文化學術論壇舉行
人民網成都12月10日電 (記者王波)12月6日至8日,以“弘揚‘兩路’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的第六屆四川紅色文化學術論壇在四川民族學院舉行。論壇匯聚了來自13個省、市、自治區的高校、科研院所、黨政機關、社會團體等50余家單位100余名專家學者與會,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100余份論文,收錄進論文集75篇。
在主旨報告階段,中共中央黨校王小彬教授作了題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兼論康藏紅色文化研究新視角》的報告,分享了用好康藏紅色文化資源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主線、實施路徑、目標及根本保證等,視角新穎,內容豐富;浙江理工大學紅色文化研究院院長渠長根教授圍繞“準確理解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生成與發展”這一主題,從革命精神是紅色文化最核心的內容、革命精神生成規律和繼續深化革命精神弘揚三個維度厘清了革命精神的核心概念,闡釋了革命精神生成的條件、形成、凝練與認同的理論與實踐,強調了深化革命精神研究的基本原則和規范;中共四川省委黨史研究室王強研究員以《用好用活紅色資源助推鄉村振興發展——基于全省紅色美麗鄉村試點工作的調查研究》為題,圍繞主要做法、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對策建議三個層面對用好用活紅色資源助推紅色美麗鄉村建設進行了全面的解讀,資料翔實,數據精準,措施精確。
在主題發言階段,四川民族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拉加當周,甘孜州州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楊劍鋒,人民網文華在線思政事業部副總經理湯華鑫分別作了《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與發展的歷史邏輯》《”兩路“精神在甘孜州的孕育與傳承》《向“新”而行 啟智潤心——以實踐教學為引領 推進紅色資源創新應用》的精彩報告。
在三個分論壇上,與會專家學者充分交流了紅色文化教育與研究的現狀、經驗、舉措,深入討論共同關心的用好資源提升認同問題,商討加強互惠合作,特別是圍繞紅色資源與紅色教育研究、“兩路”精神研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等議題展開深入討論,充分交換意見。
此外,會議期間,與會學者還赴瀘定開展紅色教育主題研學活動,探尋長征足跡,瞻仰革命先烈,致敬革命英雄,傳承弘揚“堅定信仰、甘為先鋒、敢于犧牲、飛奪天險”的紅軍飛奪瀘定橋精神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拼搏、甘當路石,軍民一家、民族團結”的“兩路”精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