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20多個孩子走進地質科普中心參觀
人民網成都5月20日電 5月20日,由四川省地質調查研究院主辦,頁巖氣評價與開采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等部門聯合承辦,以“熱愛科學 崇尚科學”為主題的2023年科技周啟動儀式暨“親子科普活動”在四川省地質調查研究院能源所科源測試中心舉辦。
20多個孩子在家長的陪同下,參觀了礦石標本、聽了頁巖氣知識講解、觀看科普視頻。
“這個好像是切開的蘑菇。”“這個像湯圓。”“這個也像眼睛。”“這是蟲的化石嗎?”......掃描電鏡工程師鄧小亮被一群“小迷粉”團團圍住,他滾動著電腦顯示屏,給孩子們做一一解答。“這是高嶺石,這是巖石里的某種礦物。”“這是石英,平時你們手上帶的裝飾一般都有它。”……
活動中,孩子認識了各種礦物、化石,還觀看了掃描電鏡下微觀世界的千奇百態、五彩繽紛。
為了向孩子們展示“生氣的石頭”——頁巖中存儲的可燃氣體,工作人員花了不少的功夫。工作人員介紹:“這批巖心昨晚從4千米以下的地底鉆取出來的,從瀘州連夜用了三小時運到用冰箱保存好,盡最大可能保存存儲在其中的氣體,因而小朋友們也就能清楚的看到巖心在水中冒泡的過程。”
“我參觀了頁巖,摸起來比較重,我還看到了來自太空的隕石,真是太有意思了。”今年6歲的小朋友王子墨十分興奮,還得到了工作人員送給他的一小片頁巖的標本。
“舉辦此類科普活動,可以開發小朋友的思維邏輯和想象力。比如說小朋友們家里吃的食鹽,把它放大到幾百倍、幾千倍以后是什么樣子?這對他們有一定啟蒙作用。”鄧小亮說。
測繪處的工作人員劉琰潔還帶著自己孩子參與了此次活動。“雖然自己從事地質工作,但由于平時工作忙,還沒有帶孩子來參觀過。”
據悉,科源測試中心——溫江產學研基地主要圍繞能源安全糧食安全及耕地保護、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等領域開展相關生產和科研工作,建有國內首家央企與地方共建的省屬頁巖氣重點實驗室、自然資源系統首個部級頁巖氣創新中心、農業農村部耕地重金屬污染防治聯合攻關實驗室、自然資源部耕地資源調查監測與保護利用重點實驗室及四川省煤礦瓦斯煤層氣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在能源地質、生態環境等領域的科技攻關及成果轉化方面成果顯著。(陳芳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