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多、游客多,綿竹年畫村有點忙
咖啡機都忙著“畫”年畫
1月27日,龍門山下的德陽綿竹市,孝德鎮年畫村的人忙得熱火朝天。趙坡茶社的水壺冒著熱氣,一排排紅燈籠高高掛起,屋墻上年畫娃娃憨態可掬,伴著鏗鏘鼓樂的舞龍舞獅表演好不熱鬧。
“忙!今年比往年忙多了,年畫訂單多,游客也多?!痹谀戤嫶宓囊唤?,綿竹木版年畫傳承人陳強緊握畫筆端坐在工作臺前,勾勒著畫稿。一旁的一張長桌上,陳強新找的8位幫手手握畫筆,起稿、印墨、施彩,分工明確。
“一幅門神多少錢?”“這幅畫的是啥?”……工作室門前,不時有游客詢問。
忙碌從去年12月開始。北京時間2024年12月4日,“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春節申遺中,綿竹年畫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參與申報。
“‘春節’申遺成功后,訂單更多了,全國各地文化公司訂單不斷。這兩個月我和父親都畫了快兩千張,實在忙不過來,就找了幾位幫手來幫忙。”陳強的話語中透露出幾分疲憊。
距陳強工作室不遠處,年畫村農閑堂內,村民們也正忙著繪制年畫。在畫桌一旁,已完工的畫作擺放整齊,等待發往外地銷售。
當天,村民蔣全艷第一次帶著6歲的小孫女“上陣”。
“我在家里時不時地教她畫年畫,眼下訂單多,讓她也來幫幫忙?!笔Y全艷告訴記者,她平時在村里當小賣部售貨員,閑時來農閑堂畫年畫,一年下來靠畫年畫能多掙一兩萬元,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作為綿竹年畫的發源地和傳承地,年畫村通過搭建“鄉遇畫里”文創社區,以“文創社區+大師坊”為載體,完善公司、集體、個人收益共享機制,建立一套年畫產、供、銷的全產業鏈模式,帶動全村2400余人參與年畫產業鏈生產制作,開發出刺繡年畫、竹編年畫、年畫服裝、年畫傘等20多個系列,1000余種傳統年畫及衍生產品,遠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年畫村隔壁,年俗村的年畫咖啡館里,咖啡機也在“畫”年畫。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杯咖啡放在3D咖啡打印機上,店員點了點按鈕,頃刻間,噴口就在咖啡頂部“繪制”出一幅惟妙惟肖的財神圖。
“美到舍不得喝,簡直就是藝術品。”游客王文文一邊拿出手機對著新鮮出爐的咖啡拍照,一邊感嘆。
“我們將傳統文化與咖啡創新結合,目前有騎車侍女、門神、童子等10種年畫元素的拉花圖案?!蹦戤嬁Х冗\營負責人瞿德強說,春節申遺成功后,村里游客增多,年畫咖啡很受歡迎?!敖衲甏汗澠陂g將持續營業,我們已備好比平時多3倍的貨?!?/p>
農忙扛鋤頭,農閑握筆頭,年畫這項傳統藝術在綿竹綻放出新的生命力。截至2024年底,綿竹年畫產業產值達4000余萬元,涌現出年畫相關企業40余家,帶動數千戶老百姓增收致富。(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麗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