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量增長507.5% 9成中轉至全國 三文魚中轉地為何在成都?
“2024年,北歐的三文魚最快48小時可從捕撈地端上成都餐桌;2025年,要持續擴大優質消費品進口,打造三文魚、榴蓮等特色單品全國集散中心。”今年的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中,“三文魚”“榴蓮”被提及。
記者了解到,成都2024年進口三文魚中,約90%通過機場轉機或汽車貨運方式,分撥到北上廣渝等地。成都為何被外貿進口企業偏愛?連日來,記者采訪成都航空口岸、在蓉外貿企業等多名負責人尋找答案。
1
每公斤100元~150元 三文魚利潤空間高
1月22日,成都航空口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24年,成都航空口岸共進口的冰鮮水產品價值9億元,食用水生動物價值0.9億元。在冰鮮水產品中數量最多的是三文魚,占比96.7%。
而以進口智利三文魚為主的西部生鮮港,在2024年共進口智利三文魚數量占智利當地出口到中國的三文魚總量的35%左右。“三文魚進口量約為5900噸,較2023年增長約40.5%。”西部生鮮港項目經理表示,近年來,國內消費者對于飲食品質要求不斷提升,尤其是對可再生優質蛋白質產品需求的增長,促使三文魚這類具有高蛋白營養價值的食品進口量快速增長。
他表示,“對于進口三文魚來說,在中國市場上的價格總體在100元~150元/kg的價格區間波動,對于進口三文魚的公司及市場上的售賣商家來說,具備不小的利潤空間。”
值得關注的是,2024年,在成都有大量的進口三文魚被中轉至全國各地城市。從四川的進口消費品看,其中進口冰鮮三文魚同比增長507.5%,居全國第二,僅次于上海。而這些進口三文魚,約90%通過機場轉機或汽車貨運方式,分撥到北上廣渝等地。
中智物流智庫技術總工程師助理劉帆表示,成都作為中西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具有強大的消費市場輻射能力,不僅成都本地市場有需求,而且通過成都中轉進口產品,同樣便于將三文魚快速分撥到周邊及其他地區主要城市消費市場,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求。
2
國際航網豐富、選擇多
成本控制更有優勢
成都有消費市場輻射能力,同樣還有豐富的國際貨運航網。
2024年,成都的國際貨運航線數量為34條。其中,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新開了第比利斯、華沙、巴黎、列日、班加羅爾、達卡6條定期全貨運航線,加密了北美、伯恩茅斯、法蘭克福、布魯塞爾等全貨運航線。此外,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也新開了班加羅爾、華沙、法蘭克福3條國際全貨機航線,加密了布魯塞爾、布達佩斯航線。
豐富的航網,讓不少外貿進口企業選擇成都作為貨物中轉地。
在西部生鮮港中,進口的智利三文魚有約95%從成都中轉至國內其他城市。談及中轉率高的原因,西部生鮮港項目經理直言,成本低,是企業選擇先將進口食品運抵成都的主要原因之一。“成都擁有通達沿海城市的豐富航網,在時效方面和直飛沿海城市的相差不大。”
而在2024年成為成都航空口岸水果進口量最大、品種最多的進口商的四川云港航空物流有限公司,也選擇將90%的水果轉運到外省,如北京、廣州、上海等地。
該公司總經理龔毅也有同樣感受,他介紹,成都的全貨機航線選擇多,在進口方面,增加貨運航班量和進口商品種類都更方便。“在運輸成本上,我們公司運抵成都比直飛其他城市要低5%至7%。”
劉帆還補充道,成都擁有較為完善的冷鏈物流體系,能在三文魚的運輸、倉儲、中轉等環節提供全程冷鏈保障,確保三文魚的品質和新鮮度。同時,成都作為西南地區的交通樞紐,公路、鐵路運輸網絡發達,便于將三文魚快速轉運到其他城市。
3
7×24小時通關機制
通關效率更高
高效的成都海關通關服務,也推動了成都外貿的發展、進口貨物中轉率的提升。據成都海關介紹,2024年,成都航空口岸進出口值位列全國第三。
“成都海關實行7×24小時的通關機制,保障貨物的通關效率。對外貿企業來說,時間就是成本,提高效率,就是節約了我們的成本。”四川云港航空物流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龔毅表示,從航班降落到貨物放行,該公司的進口貨物通關時間約在1.5小時。
“我們的貨物完成清關后,可以通過空公、空空中轉的方式,48小時內到達國內其他目的地城市。”龔毅表示。(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胡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