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助力非遺年畫重煥新生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2024年12月4日,隨著“通過”聲響起,中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9屆常會上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聽到這個消息,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蘇州工藝美院”)的畢業生孫江浩稱自己“與有榮焉”。這是因為,在申報項目“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總表的子項一欄,蘇州工藝美院位列其中。蘇州工藝美院是“桃花塢木版年畫”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孫江浩說:“作為桃花塢木版年畫傳習者中的一員,我感覺很自豪?!?/p>
孫江浩于2021年畢業。在大三時,他進入桃花塢木刻年畫專業學習,“一開始我以為這只是普通的版畫,后來發現從刻板到配色,都很有‘門道’”。大三大四那兩年,孫江浩很喜歡待在工作室,細心鉆研這項工藝,之后他逐漸愛上了這門藝術。
桃花塢木版年畫是蘇州市民間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其制作方法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藝,創作過程需經過畫稿、刻版和套印3道主要工序。從2001年起,蘇州工藝美院就開始培養桃花塢木版年畫的相關人才,截至目前,已經培養了70多名。趙罡是蘇州工藝美院手工藝術學院院長,他稱:“這些專業人才中的大部分,都在相關行業工作。有人成為老師,有人在做文創設計,也有人成了木版年畫技藝傳承的中堅力量。”
據趙罡介紹,2001年,在時代背景下,整個輕工行業萎縮,桃花塢木刻年畫社更難以為繼,僅剩3位年近六旬的藝人,且無徒弟傳承。在這種困境下,蘇州市政府將其劃入蘇州工藝美院,開啟了年畫傳承的新篇章。2017年,隨著中國非遺保護進入新階段,學院正式在工藝美術品設計專業中開設桃花塢木刻年畫方向,從一年級學生中展開雙向選擇,每兩年招收一個班,每個班約15名學生。
在蘇州工藝美院,非遺教育上存在不少創新。學院除了開設木版年畫專業方向,蘇州刺繡,蘇州玉雕、木雕、核雕等也是目前非遺傳承的重點?!拔覀兿M麑W生能夠把一門技藝學精,同時學會創新和營銷,從而更好地適應市場的發展。”趙罡說。
劉星雨是蘇州工藝美院2022級學生,大二時,她開始接觸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在劉星雨看來,這門非遺技藝“入門沒有那么難,但也不簡單,入門之后,這里的‘門道’可以讓你走得很遠、很深、很細,有的傳承人一生都在研究這門技藝”。
今年,劉星雨將從蘇州工藝美院畢業,她的畢業設計是跟京杭大運河相關的作品?!澳壳巴瓿闪穗娮赢嫺澹_學后就開始刻板。”她說。
目前,許多高等院校都開設了非遺相關課程,避免非遺項目因缺乏傳承而斷層?!胺沁z傳承不僅僅是技藝的傳遞,更是文化的延續?!壁w罡說,“我們希望通過教育的力量,讓這些古老技藝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保ㄖ星鄨蟆ぶ星嗑W記者 卞心怡 范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