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力推進“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讓群眾“只進一扇門,解決心頭事”
近日,記者從省委政法委獲悉,2024年四川加強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全省八成的縣(市、區)、六成以上的鄉鎮(街道)建強“一站式”功能,完成全年任務。
2024年,四川縣鄉兩級依托綜治中心建強“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功能,通過融資源、建機制、架網絡、明職責、強貫通,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法治“路線圖”,實現糾紛“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鄉鎮作為“上聯城市、下接農村”的關鍵節點,是改革發展穩定的第一線,也是基層矛盾和問題的集聚地。記者從3個鄉鎮的故事切入,一窺“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的輪廓。
坐標:廣安市岳池縣羅渡鎮
一個“超市”推動陣地整合
“過去遇到矛盾糾紛,大家習慣去碼頭,現在都到‘超市’。”1月6日,廣安市岳池縣羅渡鎮政法委員代軍林告訴記者,建鎮約1300年的羅渡鎮位于渠江之濱,內連廣安、外接合川,“通達水運和三地交界的區位,孕育出羅渡人獨特的‘有事上碼頭’的議事民俗。”
不過,隨著城市化發展,原有的“議事碼頭”消失不見,原來的鄉賢“五老”走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超市”——與縣鄉兩級政法隊伍共同組建新的“議事碼頭”,即羅渡鎮綜治中心。
步入中心,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無差別接待窗口,設有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3個調解崗位和1個綜合督導崗位。再往里走,有家事調解室、勞動爭議調解室、社區調解室、行業性和專業性調解室、首席法律咨詢工作站等特色調解室,還可提供網絡在線調解,實現“網上下單,網上調解”。
“老百姓進了這里,就像逛超市一樣,可以快速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代軍林介紹,除了有形陣地,還有流動“服務員”隨時待命。
這是一支由25人組成的專門調解隊。隊伍中既有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的常駐人員,也有調解經驗豐富、威望較高的“五老”人員,還有專職調解員和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做到讓群眾“只進一扇門,解決心頭事”。特別是,該鎮28個村(社區)網格長作為“超市服務員”,第一時間發現、上報、解決日常矛盾糾紛,讓群眾甚至“不用出家門”就能解決問題。
目前,該中心已調處各類矛盾糾紛266件,實現較大以上群訪事件等“零”發生。
坐標:攀枝花市西區格里坪鎮
一間屋里面對面講“法理情”
“2024年初,兩家的煙囪不熏人了,屋檐排水問題也解決了。”1月13日,攀枝花市西區法學會秘書長胡建向記者講起一個歷時6年的鄰里糾紛成功化解的故事。
村民楊某與唐某,兩家的房屋比鄰而建,鄰里關系卻異常緊張。自2017年起,雙方因土地邊界、屋檐排水、煙囪排煙、經營競爭等問題頻繁發生爭執,積怨較深。
針對該起鄰里矛盾糾紛,該鎮啟動“三說會堂”多元解紛機制,牽頭召集區法院、市公安局西區分局、區司法局、區“三說會堂”推廣工作專班、屬地村社等,深入分析當事人性格特征、矛盾癥結、各方訴求等情況,研究確定攻堅方向和具體措施。
2023年8月,調解當天,楊某和唐某被邀請到會議室面對面交流,周圍是從區級調解專家庫抽取的3名專家以及工作專班的成員。調解專家耐心傾聽當事人說事,在說理、說法中幫助糾紛當事人分析利弊、打開心結,引導雙方互諒互讓。經過專家約3小時的耐心疏導、釋法明理,楊某與唐某握手言和,并當場簽訂和解協議。至此,一段持續了6年的鄰里“恩怨”畫上句號。
“中心吹哨,部門報到。”這起歷時6年鄰里糾紛的成功化解,是格里坪鎮綜治中心整合多方力量的結果。
坐標:自貢市貢井區龍潭鎮
一朵智云成“千里眼”“順風耳”
龍潭鎮是自貢市貢井區第二大建制鎮和自貢市蔬菜核心產區,外來蔬菜銷售人員多、本地老年人也多,導致該鎮民事糾紛、鄰里糾紛等“小微矛盾”易發頻發。同時,居家養老、未成年人關愛、特殊管護等“小微服務”需求較多。
2023年以來,龍潭鎮開展矛盾糾紛和主動服務上“云”,組建綜合治理指揮調度中心“總樞紐”,整合業務部門、駐鎮單位、村社等力量,通過“大數據+鐵腳板+信息庫+清單制”,利用AI識別、數據分析等手段,有效實現基層治理更精細化、智能化。
“我們整合了全域可視化資源,布置雙向對話語音柱,實現20分鐘鎮內可視化巡邏全覆蓋。”龍潭鎮應急辦主任曾梅介紹,除了依靠線上大數據,網格員的“鐵腳板”也很重要。該鎮綜治中心周期性開展網格員巡邏全覆蓋和民聲信箱全收集,面對面、點對點地對各類矛盾糾紛進行大起底大排查。
智治技術成為綜治中心的“千里眼”和“順風耳”,其收集到的各類矛盾問題匯總形成信息庫。通過數據分析,問題清單被精準地流轉到鎮、村、社區一線,并按照定人、定責、定時、定事“四定”原則進行全流程督導,確保群眾事情“有人辦”“辦得了”“能辦好”。
截至目前,龍潭鎮綜治中心受理矛盾糾紛、法律服務、民生保障等群眾問題2000余件,群眾矛盾解決滿意度達95%以上。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