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溫江岷江村:和美鄉村的璀璨明珠,鄉村振興的嶄新標桿
晨曦初照,成都市溫江區岷江村沐浴在一片陽光中。田間地頭,桂花樹隨風搖曳,散發著令人陶醉的芬芳。村頭新鋪設的水泥路上,村民們騎著電動三輪車,臉上洋溢著滿足與幸福的笑容,勾勒出一幅和諧美好的鄉村畫卷。這個昔日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落,如今已華麗轉身,成為和美鄉村建設的璀璨明珠,為鄉村振興樹立嶄新典范。
桂花糕。岷江村供圖
破舊立新:岷江村的華麗蛻變
近年來,岷江村積極探索產業化、品牌化道路,在保持傳統農業優勢的同時,緊密融合當地文化特色,成功培育出別具一格的桂花產業集群。這一產業的蓬勃發展,已成為驅動岷江村經濟飛躍的強大動力。
岷江村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村里的巧手嬢嬢們正在進行手工創意編織,在她們的手里,胸針上綻放出一朵朵桂花,岷江“鳧貓”、十二生肖、成都大運等具有成都民俗文化特色玩偶也一個個誕生。這些小小的玩偶對岷江村意義重大,它們不僅遠銷“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更是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談到岷江村的轉變,被譽為“致富帶頭人”的黨委書記陶勛花是這個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岷江村所在的溫江區壽安鎮,原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桂花種植基地,種植桂花是當地村民收入的主要來源。然而,數年前,隨著苗木市場逐漸飽和,岷江村也面臨著收入降低、村內基礎設施薄弱的困境。
那時剛剛當選為岷江村黨總支書記的陶勛花迎難而上,針對岷江村的情況,充分利用了本地“桂花”特色文化和“手工編織”文化資源,走出了一條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岷江村不僅引入了前沿的桂花種植技術,更將傳統手工藝與現代市場需求巧妙融合,推動了桂花編藝、盆景等產品的創新與市場拓展;并以“桂花源”品牌為核心,精心打造了一系列涵蓋桂花酒、桂花糕、桂花茶等多元化產品的產業鏈,聯合開發了108種農事體驗、100種農村家宴,研發桂花糕、桂花糖、桂花精油、桂花香水、桂花紅茶等產品20余種。
如今,岷江村的手工編織產品不僅在國內市場廣受好評,還遠銷到海外,為村民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傳承手工文化的同時,助力50余名婦女實現居家靈活就業,用雙手譜寫新的致富經。每年岷江村舉辦的“桂花文化旅游節”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游客,節日期間,游客可以親自體驗桂花編織工藝,品嘗由村民自制的桂花糕、桂花酒等美味,此外,岷江村還推出了“桂花主題攝影打卡”活動,吸引了大量攝影愛好者和游客前來拍攝留念,讓游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和鄉村魅力。
不僅如此,岷江村旅游、文化等相關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岷江村還積極推進土地流轉,通過引導農民土地入股、閑置房作價、花木折價、現金出資、產品出售等方式參與16個產業項目合作經營,輻射帶動群眾獲得土地流轉、租金、股金、薪金等7種增收。截至目前,已成功盤活閑置宅基地8270平方米、閑置農房6700平方米、荒灘荒地150畝,這些冷資產搖身一變,成為了鄉村經濟的熱財富。每年集體經濟組織獲得“保底分紅+利潤分配” 20余萬元,好風景切實引來了好錢景。
治理創新:鄉村振興的強勁動力
在岷江村的黨群服務中心,村民們與村干部正在討論村里的發展計劃,桌上的文件和筆記本,每一頁都詳細記錄著村民們對于村莊未來發展的建議。岷江村的成功不僅體現在經濟發展上,更在于其“黨群同向共建、院落同力共管、村莊同心共治、產業同頻共興、文化同域共鳴”的治理模式。
負責人形象地表示:“這就像是一個大家庭里,有爺爺奶奶(村黨委)、爸爸媽媽(功能性黨支部)和孩子們(院落黨小組),大家一起努力管理家里的事務。爺爺奶奶把握大方向,爸爸媽媽負責具體的事務,而孩子們則在自己負責的小區域里做好自己的工作。他們都有自己的職責和分工,共同為了家庭的和諧美好而努力。”
為進一步提升服務效能,岷江村還推行黨群服務中心的一站式服務模式,在村民辦理養老金時,工作人員能在幾分鐘內幫助完成手續。在院落互助機制下,全村劃分為53個管理院落,每個院落由專門的“院落長”負責日常事務,村民在院落內團結互助。在村民因突發重病家庭困難時,院落居民自發組織捐款捐物,體現了岷江村濃厚的鄰里情誼。
此外,岷江村通過黨員志愿服務隊的“群眾點單、黨員隨叫隨到”機制,迅速響應村民需求。黨員志愿服務隊根據村民反饋,精準調配志愿者解決問題。例如,針對村道清潔問題,黨員志愿隊迅速行動,不僅清理了垃圾,還積極普及環保知識,充分展現了黨組織的強大服務力與凝聚力,進一步增強了村民對黨組織的信賴與歸屬感。
文化繁榮:經濟與文化的雙輪驅動
在岷江村的文化站,溫暖的陽光灑進大堂,幾位年長的村民圍坐在一起,正在專心致志地練習書法。一旁的孩子們正在涂抹顏料,制作自己的“桂花畫”。每個周末,岷江書院里總能看到人們手捧書本、靜心閱讀,或在老師的指導下練習寫字,書法、繪畫等傳統文化活動成了村里的一部分日常。
在產業發展的同時,岷江村高度重視文化的培育與傳承。村里投資建設了岷江書院、文化站等場所,定期舉辦書法、繪畫、唱歌等文化活動,進一步激發村民的文化熱情。“早上起來可以鍛煉,下午晚上還可以跳壩壩舞,中老年人帶孩子到留燈書舍看書也方便!”村民彭德英樂呵呵地感嘆道。
“岷江書院”作為村里的文化標桿,是村民文化生活的核心之一。書院里有專門的書法老師和文化講座,定期舉辦的講座內容豐富,從中華傳統文化到現代農業知識,應有盡有。每到節假日,書院還會組織講故事、文化沙龍等活動,村民們紛紛走出家門,來到這里交流學習,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每年舉辦的“岷江文化藝術節”更是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賞和參與,成為展示岷江村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
基礎設施得到完善,如路燈安裝讓村民不論白天還是夜晚都能方便地散步;村里的綜合文化站、老年人活動中心等設施,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展望未來,岷江村還將繼續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重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環保設施、智能農業等領域的投資,通過持續創新和優化治理機制,朝著更加美好、更加和諧的目標邁進。(戚譯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