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昌“牧羊人”奏響鄉村振興“牧羊曲”
12月的德昌,陽光明媚、風和日麗,走進四川省德昌縣昌州街道一處養殖基地,只見寬敞整潔的羊舍內,100多只毛色發亮的黑山羊正悠然自得地享用著精心調配的草料。
養殖基地負責人付祥介紹,羊圈里的是努比亞黑山羊,原產于非洲,具有體型高大、生長迅速、肉質優良、繁殖力強和適應性廣等諸多優點。
付祥出生于1984年,是德昌縣茨達鎮新華村人,年輕時也曾憧憬過都市生活,夢想在大城市闖蕩一番事業,于是來到浙江務工。在大城市辛苦打拼的他注意到國家對農村產業發展的支持日益增強,這促使他下決心返回故鄉創業。
回鄉做什么呢?因為家鄉的土山羊肉質鮮美,他開始試著在老家養羊。在養殖過程中,付祥發現盡管土山羊肉質上乘,但其生長周期過長,需要2年時間才能長到約100斤,養殖成本非常高。于是,他頻繁往縣農業農村局畜牧站跑,除了學習養羊技術,更重要的是尋找一種更優秀的羊品種。
2009年,付祥跟隨縣畜牧站工作人員前往簡陽考察,在這里他第一次認識了努比亞黑山羊??粗润w型高大、毛色光亮的努比亞黑山羊,付祥心潮澎湃,他終于找到了理想的羊品種。付祥當即買下16頭努比亞黑山羊,帶回老家養殖、育種。
隨著時間的推移,付祥的常年存欄羊群規模已擴大至100多頭,養殖方式也從原先的粗放式散養轉變為科學化的圈養,確保每只山羊都能健康成長。附近的村民了解到努比亞黑山羊的優點,紛紛來購買羊仔,在家鄉推廣優質黑山羊品種、教老鄉們科學養羊也成了付祥的主要業務。
前來買羊仔的茨達鎮新華村村民菊亮說:“努比亞黑山羊生長快,一年時間就能長到100斤左右,節約養羊的成本,而且肉質細膩鮮美,所以現在村子里養努比亞黑山羊的人越來越多。”
據付祥統計,2024年從養殖基地賣出的羊達300頭,他的故事激勵著更多年輕人返鄉創業,用實際行動支持家鄉的發展。隨著努比亞黑山羊品種的普及和市場對其的青睞,付祥的養羊事業嘗到了甜頭,他的年收入從10萬元躍升至50萬元。
“養殖努比亞黑山羊這幾年讓我走上了發家致富的路,這種養殖模式非常適合我們農村發展,加上政府對鄉村振興產業扶持力度很大,我相信黑山羊養殖這條路會越走越好?!蹦裂蛉烁断闈M懷憧憬,“下一步,我想繼續打造全產業鏈,完善繁殖、養殖、售賣流程、擴大銷路,確保產品質量和供應穩定性,讓德昌的努比亞黑山羊走出大山、走向更廣闊的市場。”(張念、崔雪、岳金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