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高唱新時代的“康定情歌”
——在“中國式現代化引領全省涉藏縣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發言摘錄
這里的“開心”,不僅是指高興、快樂、興奮、愉悅,而主要是指“開竅”,提升思考維度和思想境界,打開心結與“疙瘩”,找到問題的答案。思維比行動重要,方法比知識重要,方位比高度重要,終點比起點重要。
這里的“康定情歌”,不僅是指1952年在維也納世界青年聯歡節上獲得銀質獎章,后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全球最具影響力”十首民歌的《康定情歌》,而主要是指以“為人民服務”的深情、大情。把高尚的情懷、情操、情義、情趣、情愫、情調完美融合,帶著對黨感恩、對人民感激的真實情感,充分發揮民族地區優勢,大力實施資源轉化戰略,在中國式現代化引領下唱響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凱歌。《康定情歌》的歌詞,有馬與山、云與城、家與愛、跑與求、康定與人間、月亮與人才 、女子與男子、大姐與大哥等關鍵詞,這些都是我們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要素!
在“中國式現代化引領全省涉藏縣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發言。作者供圖
這里共講五個問題:第一,高質量發展與涉藏州縣特點;第二,打開心結才能加快發展;第三,“康定方策”和資源轉化;第四,唱響新時代的“康定情歌”;第五,涉藏縣高質量發展重點工作和典型案例。
第一,高質量發展與涉藏州縣特點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2019年7月,《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推動四川涉藏縣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保障,是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篇章的重要突破口。
涉藏州縣的主要特點——面積大、人口少;資源多、人才少;文化厚、產業薄;光照強、生態弱;風光足、基礎差;溫差大、動能小;共享高、開放低;財力弱、轉型難等等。
甘孜州面積約15.3萬平方千米,前有四川盆地,后靠青藏高原,向東是天府,向西是高地,優勢獨特,自古為“民族走廊”,皮洛遺址說明幾十萬年前都有人類在此活動。 四川盆地屬于地理第二階梯,但海拔低、河流眾多、氣候溫潤、自然風景美麗、文化底蘊深厚、生物資源豐富,有世界獨一無二的植物與動物,比如大熊貓、蜀葵等。四川盆地有背靠喜馬拉雅的巨大優勢,有“華西雨屏”“西南渦”“太極圖”,有橫斷山、“金山銀山”,有地球“抽風機”、亞洲“淡水塔”,有長江黃河以及5800多條河流,有內陸海洋性氣候,有北緯30°,有獨特的“天府菌”,有走遍世界的川菜、釀酒最佳“黃金九度”等等。
第二、打開心結才能加快發展
“沒有退路就是勝利之路”。要不等不靠,主動作為。“開心”最重要,關鍵是打開心結(疙瘩),消除心理障礙,找到了答案,與社會交流暢通。不“開心”,絕不可能有成功,即使成功也是曇花一現,或者終身抑郁。
人與人的差別在思維,不在肉體。愛因斯坦說,一切困難問題的答案都在另外一個層次。提高思維層次,就是擴大格局、提升境界,在更大空間思考問題、尋找答案。自己思維提升了,就是給對方“降維打擊”。一切矛盾和困難都是因為心境不開、格局不夠、維度太低。只要思考維數提高,什么困難都解決了。
缺錢?不是,關鍵是缺賺錢的項目、機會。缺人?不是,沒有法眼、慧眼,關鍵是人盡其才,放在恰當位置,每個人都是人才、都能成才。
第三、“康定方策”與資源轉化
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明朝宋濂《恭題御制文集后》:“仁民愛物之心隨感而見,布于方策”。
“康定方策”指康定發展經濟社會的方法策略、方針對策,核心是抓住涉藏縣的特點和機遇,實施資源深度轉化,推動跨越發展,奪取經濟和社會效益雙豐收,寫出中國式現代化精彩的康定篇章。
康定市自古為康巴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商貿中心和交通樞紐,是茶馬古道的要塞,是四川省人口最多的涉藏縣(市),也是城鎮人口最多和城市化率最高的涉藏縣;2023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5.3億元,是四川唯一一個破百億元的涉藏縣(市)。康定資源好、風光好、區位好、投資環境好、發展態勢好,是一塊充滿無限生機、孕育著眾多可能的沃土。康定加大開放力度,營造最好環境,引入社會資本,立足資源優勢,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生態價值轉化,在創新資本和創新創業上下功夫,因地制宜積極擁抱新質生產力;大力推動三次產業融合發展,踐行新發展理念成效亮眼。以創新破難題、增活力、創優勢,為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實現產業從粗放低效到高質高效轉變,形成了“康定方策”——立足文旅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文旅產業;立足清潔能源優勢,大力發展新型綠色工業;康定立足生態優勢,大力發展高原特色農業。核心是實施資源深度轉化戰略、實施全域大開放戰略。
第四、唱響新時代“康定情歌”
康定面臨的挑戰——發展基礎不厚、優勢產業的競爭力不突出。集中體現為:缺少大企業大品牌支撐。商業貿易、金融服務、醫療健康等缺乏大品牌。文旅產業、清潔能源等未開發為高質量、精品化的特色產品,資源優勢的轉化能力不足;集中式光伏電站的體量普遍不大,清潔能源受外送通道制約明顯;特色農產品加工業缺乏較大的龍頭企業、品牌知名度不高,附加值較低。生產性服務業占比不高。服務業支撐力、貢獻度較弱。
康定還受自然條件掣肘——屬川西北生態示范區,在大熊貓棲息地保護區范圍,承擔著保護長江上游生態屏障重要責任,必須嚴格落實生態保護要求。清潔能源資源轉化上受到制約。面臨資金、人才、技術等生產要素支撐上的不足。
唱響新時代“康定情歌”,要深入挖掘和高度凸顯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活方式、團結互助的社會關系、開放包容的文化態度、堅韌不拔的精神風貌。要借助川藏鐵路建設帶來的機遇,引導產業綠色轉型升級。康定作為川藏鐵路核心站點,將成為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洼地和產業要素的匯聚地,區域優勢將更加凸顯,發展動能將更加巨大,引領作用將更加明顯:一是形成更加立體的交通優勢,二是形成宜旅宜居宜業的品牌優勢,三是形成商貿物流業發展的快速優勢。依托川藏鐵路運輸“全天候、大運力、低成本、避災害、較環保”優勢,打造物資集配、運輸、銷售、倉儲中心,帶動康定及周邊礦產業、建材業、特色農牧業、加工制造業、文旅服務業發展,實現商流、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的聚集,建成涉藏地區一流綜合商貿物流中心。
第五、涉藏縣高質量發展重點工作和典型案例
四川涉藏縣在中國式現代化引領下實現高質量發展,要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大力弘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青藏高原精神,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上同時發力,在重點工作持續發力——繼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強民族團結與文化交流;加強基礎教育與人才培訓;加強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加強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加強黨的領導與基層黨組織建設。
四川涉藏縣在中國式現代化引領下推進高質量發展,已經有一些成功案例。比如,甘孜州稻城縣亞丁景區、阿壩州九寨溝縣、涼山州木里縣、甘孜州理塘縣和金川縣、阿壩州紅原縣等。這些成功案例展示了四川涉藏縣在生態保護、旅游開發、產業升級、文化傳承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就,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借鑒。
我們堅信,在中國式現代化引領下,四川涉藏州縣一定能實現高質量發展,明天更加美好,未來更加燦爛!
(作者系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聯主席、四川省縣域經濟學會顧問、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