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對話”第二場 | 現場“教學”四川話,埃及乒乓球隊喊出“成都巴適”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12月2日,2024年成都國際乒聯混合團體世界杯進入第二個比賽日,來自全國各地的球迷熱情不減,在四川省體育館看比賽、玉林東路逛世界杯公園,盡情體驗全新升級的“混團”時間。在玉林東路民謠里,第二場“球場和校園·來自世界杯的青春對話”文化交流活動火熱進行中。
“青春對話”現場氣氛熱烈
輕松交流
文化拉近彼此距離
中午1點,埃及乒乓球隊隊員在教練艾瑪德·莫斯利的帶領下步入玉林民謠里,與來自成都市錦西中學的同學們開啟了一場“青春對話”。一開場,主持人就拋出了話題:“同學們,你們對埃及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道。聊到古埃及文明的標志,金字塔拉近了中埃兩國年輕人的距離。
“你們對成都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美食!”“熊貓!”埃及乒乓球隊員熱情分享著自己對于成都的印象。“這是我第一次來成都,我最想去看大熊貓!”埃及乒乓球隊隊員漢娜這樣表示。坐在一旁的教練按捺不住地說:“我是第二次來成都,我已經看過大熊貓了!”
輕松交流拉近年輕人距離
在輕松的氛圍中,非遺藝人帶來的四川清音《小放風箏》吸引了埃及乒乓球隊員的目光,隨后同學們帶來的空靈鼓表演——《茉莉花》更是讓現場掌聲不斷。
“好巴適喲!”成都市錦西中學的蔡夢同學熱情地教埃及隊隊員說四川話,“好巴適喲!”隊員略帶“埃及腔”的表達讓現場成了歡樂的海洋。
成都學子現場“教學”四川話
在互贈禮物環節,同學們親手制作的熊貓團扇、非遺剪紙等作品讓遠道而來的客人驚喜不已:“Great! I like it!”埃及隊隊員們紛紛開心地表示。
技術分享
民謠里化身教學現場
中國和埃及距離近7000公里,小小的乒乓球架起了友誼的橋梁。
“請問你們是如何判斷旋轉球的方向,面對旋轉球的時候你們是如何應對的?”董浩然同學是一名乒乓球愛好者,先后獲得了省市級乒乓球比賽佳績,是學校有名的乒乓小將。這次與成都混團世界杯的埃及運動員們面對面,他問出了自己最想了解的技術難題。
成都乒乓小將董浩然現場請教
話題一出,包括教練在內的埃及乒乓球隊進入技術探討階段,大家交流著各自的接球技巧,最后教練總結發言道:“是根據球旋轉的飛行規律和落點去判斷它的方向,由此做出接球反應。”教練還叮囑小董說:“接旋轉球對于運動員來說非常重要,如果這一點做不好的話就打不好乒乓球。”
“請問你們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打乒乓球的?除了乒乓球,你們還喜歡什么運動?”同學們的問題一個接一個地拋出,將現場的對話氛圍推至高潮。“我從小受到父親的影響,9歲就開始練球了,現在能夠為我們國家隊效力,我感到非常榮幸!”奧瑪·阿薩爾針對同學們的提問,熱情地分享著自己的乒乓生涯。
乒乓球運動員分享各自經歷
“今天和埃及隊的選手交流非常開心,也看到了要成長為頂尖的乒乓球運動員非常不容易,希望未來我也有機會去埃及,和他們交流球技。”董浩然充滿期待地說道。“非常開心可以參加這一次交流活動,不僅增長了我的見識,而且鍛煉了我的膽量,我也對埃及更加感興趣了!”同學史心一這樣表示。
接下來
世界杯公園還將開展
3場“青春對話”
成都學子將與美國隊、韓國隊等
展開交流
一起期待吧!
來源:武侯發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