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工匠》第三季:新型顯示產業“聚光成炬” 點亮城市科技之光
人民網成都10月28日電 (記者朱虹)今日,由成都市廣播電視臺和成都市總工會聯合主辦的《天府工匠》第三季——大型技能挑戰融媒體節目來到位于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的四川首家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超高清視頻創新中心擺下擂臺,開啟了第三季聚焦新型顯示產業主題的外場錄制。
聚焦新型顯示產業 《天府工匠》“OK計劃”促就業
成都具備深厚的顯示產業基礎,曾孕育出中國首根黑白及彩色顯像管,以及“兩彈一星”所用儀器屏幕。歷經60余年發展,成都顯示產業由黑白邁向彩色,由弱轉強。在“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中,新型顯示產業是“重頭戲”,成都依托川渝地區---“全球最大的智能終端生產基地”“全球最大的計算機整機生產基地”“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生產基地”,享有龐大的潛在市場。近期,成都新型顯示領域捷報頻傳,如國內首條8.6代AMOLED生產線封頂,“成都造”Micro-LED量產在即。在10月10日舉行的成都新型顯示產業鏈招商對接暨供應鏈供需對接會上,6家新型顯示產業配套企業簽約落地成都,8家成都新型顯示企業分別與14家企業完成產業供應鏈供需簽約,簽約金額超6000萬元。當前,成都正加速構建世界級“柔谷”,匯聚京東方、中光電、TCL等數百家企業,形成完整的顯示產業生態鏈。
在今日《天府工匠》錄制中,來自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國創新視超高清視頻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成都傳視科技有限公司4家新型顯示產業知名企業帶來了他們精心準備的題目和崗位,經過初選入圍的挑戰者將進行現場挑戰,爭取自己心儀的崗位。
自2022年啟動以來,今年已經是《天府工匠》第三季,本季節目除了持續展示優秀工匠的高超技藝之外,還將通過“OK計劃”大力促進就業。OK計劃是“Offer+PK”,含義就是挑戰加工作,具體來說就是參與企業“設崗”,優秀工匠“出題”,求職者“挑戰”成功后就可得到offer。這個計劃旨在解決“兩端”的問題,企業端可以通過這個計劃,招到優秀的工匠和人才,求職者端可以通過自身的實力找到理想的崗位。目前,已經有麗珠集團、特銳德川開電氣、TCL、卡諾普機器人、順豐速運、京東、空御科技、貨拉拉、時代星光、領克汽車等大型企業和高新科技企業以及一些職業技術院校參與《天府工匠》“OK計劃”。
“特別道具”加入挑戰 感受新型顯示科技之光
今日的錄制中,4家參與企業各帶來了一個挑戰項目,參與挑戰的優勝者將獲得企業提供的一個職位。其中,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的聯合創始人、技術研發高級工程師吳慶富設計了一項名為《暗中摸索》的挑戰。在此挑戰中,兩位挑戰者需在30分鐘的限定時間內,全程蒙上雙眼,面對重重干擾,從魚缸中準確摸取出所需的8塊精密光學膜。由于魚缸內已經事先放養了性情較為暴躁的三湖慈鯛觀賞魚,此魚的領地意識極強,一旦發現有人入侵,將會對其皮膚進行攻擊,挑戰者需要克服魚的“攻擊”才能完成第一關。緊接著,挑戰者還需將這8塊膜與掛在墻上的另外8塊膜進行精確配對。只有當所有配對均正確無誤時,挑戰者才算獲勝,并有機會進入四川省投影光學屏幕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進行進一步的學習與深造。
國家超高清視頻創新中心副主任、四川國創新視超高清視頻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小民帶來的挑戰題目叫《捕風捉影》,該挑戰要求兩組隊伍在一個月的預備期內,為智能跟蹤云臺攝像機開發無人機跟瞄功能的軟件。開發完成后,挑戰者需在10分鐘內,利用搭載了各自小組所開發功能的攝像機,對3臺無人機進行實時跟蹤捕捉,同時需要盡快地對焦識別到無人機上的漢字信息,用時最短的一方將被視為獲勝。挑戰獲勝者將獲得在國家超高清視頻創新中心AI研發實驗室工作的寶貴機會。
成都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的成都工匠扈映茹提出了名為《無懼極寒》的挑戰。挑戰者需經歷多重考驗:首先,需根據現場條件選取材料點亮指定屏幕;若屏幕出現異常,需在20分鐘內分析原因并解決問題。隨后,將修復后的屏幕置于低溫爐中,確保兩小時后仍能正常顯示。最終挑戰是,在不改變屏幕內部設計的前提下,通過優化外圍驅動電路,將產品極限工作溫度拓展至-50℃。這一系列高難度操作要求挑戰者具備極高的專業素養。勝者將進入扈映茹的液晶顯示器件制造技能大師工作室。
成都傳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建民與首席技術專家楊濤共同設計的挑戰題目為《聚光成炬》。挑戰中,兩位挑戰者需利用高精密機床和注塑設備精準加工制作出符合特定規格的菲涅爾透鏡。隨后,使用加工好的透鏡,將光線聚光成“炬”,點燃指定的物體,先點燃的挑戰者將贏得比賽。這一挑戰不僅考驗了挑戰者的專業技能,還增加了可看性及趣味性,勝出者將贏得成都傳視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機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