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蜀樂佳音” 感受四川民歌文化魅力
四川民歌聲樂隨想曲音樂會在蓉首秀
作為成都的一張音樂文化名片,“蓉城之秋”承載了“國際音樂之都”文化藝術的深厚底蘊,成為成都音樂事業蓬勃發展的生動寫照,更是國內外文化藝術交流、切磋的重要平臺。
10月27日晚,在成都城市音樂廳,來自于抒情花腔女高音朱薈錢優美的歌聲贏得了在場觀眾的陣陣掌聲。歌手演唱的四川民歌聲樂隨想曲作為2024年“蓉城之秋”國際音樂季演出系列重要活動之一,為成都市民們帶來了別致高雅的藝術大餐。
據了解,《四川民歌聲樂隨想曲》是由國家一級作曲家、四川音樂學院原黨委書記、院長,四川省音協主席林戈爾教授根據四川獨特的地理環境與人文環境所孕育并在民間廣為流傳的四川民歌重新創作譜曲的聲樂隨想曲。“四川民歌是四川人民生活和情感的音樂化再現,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藝術魅力。”林戈爾談到,在創作過程中,通過創作聲樂套曲,將這些珍貴的民間音樂文化以更系統、更藝術化的形式保存下來。四川民歌中豐富的旋律素材、歌詞內容和節奏變化為作曲家提供了廣闊的創作空間。根據套曲的主題,對民歌進行改編、創新,如在和聲配置、樂器編配等方面進行探索,使傳統民歌煥發出新的藝術光彩。
《四川民歌隨想曲》入圍“蓉城之秋”國際音樂季演出系列,也是助力音樂之都建設、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組成部分。蓉城之秋成都國際音樂季,作為成都極具影響力的音樂盛會,多年來一直匯聚著國內外頂尖的音樂人才和精彩絕倫的演出節目。它以多元的音樂風格、高規格的演出品質,成為展示成都文化魅力和藝術活力的重要窗口,為城市增添了濃厚的藝術氛圍。
為更好呈現音樂作品,此次音樂會由樂山師范學院青年教師朱薈錢演唱,同時現場邀請到了男高音歌唱家、四川音樂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院長王志昕、樂山師范學院音樂學院副院長吳映春為音樂會的演唱嘉賓,西華大學音樂與舞蹈學院戴鵬飛博士為鋼琴伴奏,同時樂山師范學院嘉州妹妹組合也參與該場演出。朱薈錢有著豐富的民歌演唱經歷,其藝術作品曾獲第十八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群星獎”;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三屆、第十四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民族組四川賽區銀獎等。“能夠受邀演唱林戈爾主席的音樂作品,我感到非常榮幸,為更好呈現出最佳效果,在歌曲的演繹方面,我勤加練習,和鋼琴伴奏老師緊密配合,爭取達到最好水平。”朱薈錢談到,作為一名高校青年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提升自己的演唱水平,同時帶領學生們“嘉州妹妹”組合一起上臺演出,也將教學理論融入到藝術實踐中,得到更多的鍛煉和展示。
據了解,今年“蓉城之秋”開幕演出已于9月在成都交響樂團音樂廳舉行。“蓉城之秋”閉幕演出計劃11月在鳳凰山體育公園綜合體育館舉行。為60余天的音樂“馬拉松”,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余名知名音樂家輪番登場,全球征集的70余部作品,費城交響樂團、香港管弦樂團等多個著名樂團參演的近百場演出……今年的“蓉城之秋”可謂一場音樂的盛宴,而四川民歌聲樂隨想曲音樂會則是“蓉城之秋”一抹亮麗的風景線。四川民歌創新演繹,讓傳統的地域文化煥發出了新的活力。(袁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