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陽樂至:打好家風建設組合拳 移風易俗深化文明新風
家風正,則民風淳;家庭美,則社風“靚”。為深化移風易俗,讓好家風引領社會好風氣,近年來,資陽市樂至縣依托陳毅故里的豐富家風資源,堅持把移風易俗理念有機融入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聚焦“家訓文化”“家庭美德”“家風榜樣”三點發力,切實打好家風建設組合拳,推動“文明家風”這一“無形力量”轉化為深化移風易俗的內生動力。
以傳承“家訓文化”為基礎點,提升移風易俗向心力
“繼先輩辛勤創業,啟后人耕讀傳家”,這是陳毅故居堂屋大門兩側的楹聯,也是陳毅元帥終生踐行的祖訓。陳毅自幼接受陳氏家族優良家風的浸潤,為他律己奉公的一生奠定了基石。
在樂至縣省級文明家庭王同云家中珍藏著一本老族譜,扉頁上記載著64字王氏祖訓,“族內人眾,循理安分……三立四維,諳練修身……孝為百首,善誠與人……”這些不僅強調個人道德修養、家庭和睦,而且注重禮節道義、睦鄰友好。像這樣的祖訓家規,在樂至幾乎每家都有。
近年來,樂至縣充分發揮家訓教化人、以家風感染人作用,將建設優良家風與推進移風易俗理念相融合,廣泛開展“好家規、好家訓、好家風”評選,通過家風家訓傳承,賦能移風易俗。截至目前,累計評選出優秀家風家訓100余條,其中吳晗家庭家規家訓作為全省優秀家規家訓在四川文明網進行展播。
以弘揚“家庭美德”為發力點,增強移風易俗凝聚力
《陳毅詩詞》《一封信》……在樂至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陳毅家風角,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到陳毅元帥對親友不徇私情、不搞特殊,對子女要求嚴格、清廉齊家的優良家風。
近年來,樂至縣立足轄區優質家風家教的資源,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基地、點資源,深挖陳毅紅色家風、謝無量等歷史文化名人及四川好人王同云等先進典型家風故事,組織“弘毅”家風宣講團進村入戶講家風故事,引導群眾樹立良好的家風意識,讓移風易俗的文明理念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截至目前,樂至縣“線上+線下”開展家風家教主題活動4000余場次,參與群眾10.2萬余名。
以培育“家風榜樣”為落腳點,強化移風易俗引領力
“我將珍惜這份榮譽,再接再厲,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繼續發揚孝老愛親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帶動并影響更多人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四川好人陳俊福自豪地說。
近年來,樂至縣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多層次、多領域、多渠道挖掘選樹模范榜樣,深入推進“文明家庭”“十星級文明戶”創建,常態開展“好母親、好公婆、好兒媳”等系列評選,以榜樣力量引領向善向上風尚,引導廣大家庭將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忠厚傳家,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等社會文明風尚深入人心。截至目前,全縣培樹各級榜樣家庭500余戶,這些榜樣家庭以小家文明促大家風尚,以家庭微光聚文明新風,激發廣大群眾創建優良家風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曹麗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