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富順給傳統產業“加料”,讓土地“加”出更多價值

    再生稻賣到20元一斤的秘密

    2024年10月15日07:52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再生稻賣到20元一斤的秘密

    富順縣龍貫山稻粱現代農業園區。 富順縣委宣傳部供圖

      在網上搜索欄輸入“富順”二字,算法列出的一列“聯想詞”中,“豆花”排名第一。一碗熱騰騰鮮嫩的豆花,配上一碟麻辣鮮香的蘸水,這是自貢市富順縣在世人眼中最鮮明的標識。

      富順地處川南丘區,光熱豐富,河網密布,盛產稻米、大豆、辣椒等,自古因鹽業而繁榮。

      把平常的黃豆、辣椒變為回味悠長的美食,靠的是富順人的創意和勤勞。提味,用平常的原料調制出令人驚艷的味道——這是富順人一脈相承的發展哲學,也是這個丘區人口大縣在新時期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

      因地制宜,充分挖掘自身資源優勢,給傳統產業“加料”、為群眾生活“提味”,富順如今正加快以產業提質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創建四川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

      近日,四川日報全媒體調研組來到富順,深入稻田、橘園和產業園,近距離觀察富順發展的方法論。

      給土地種植“加料”

      再生稻畝產最高達到860多斤

      富順,再生稻之鄉。進入縣城,由袁隆平院士題寫的城市宣傳語醒目地立在路邊。沿縣城東北而行,在代寺鎮李子村,這里盛產再生稻,是龍貫山稻粱現代農業園區的重要區域。

      調研組注意到,圍繞稻田,從品種培育、科技賦能到空間利用,富順人持續“加料”,讓這里的每塊土地“加”出了更多價值。

      再生稻,顧名思義,就是種一次稻,可生兩茬。其中,收割頭茬水稻后,再次生長出來的就是“再生稻”。同樣是種植再生稻,為何當地優質的再生稻能賣到20元一斤?

      李子村路兩旁是連綿的水田,不時有氣泡冒出。“這田里養有小龍蝦。”“這是頭季收割時的茬口,現在稻穗又長得這么長了。”富順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榮過友一一介紹,在收割頭季水稻時,要多保留一些稻稈,再等待兩個月,就能收獲一季再生稻。“不僅節省農藥化肥和人工,而且再生稻口感會更好,特別適合做蛋炒飯。”

      富順地處川南,光熱資源較好,9月平均氣溫超過22攝氏度。立足自然稟賦,當地在清代就開始探索再生稻種植。從最初每畝增收寥寥無幾,到如今再生稻畝產最高達到860多斤。如今,富順再生稻面積約占全省十分之一,產量則達全省八分之一。

      “富順再生稻賣得貴,秘訣其實就藏在那個牌子里。”榮過友說,不是所有的稻種都適合做再生稻。為找出適合當地的產量高、品質優、口感好的稻種,富順從產業鏈源頭入手,通過與隆平高科等種業企業合作,建設了再生稻稻種實驗基地,有近50個品種在這里試種,每年動態評選出佼佼者。隆平高科推出的“晶兩優534”稻種,就是在這里脫穎而出。因其高產穩產,目前在富順縣種植面積已超10萬畝,每畝合計年產量在1噸左右。

      水稻種植戶成千上萬,技術標準如何統一?田間管護會不會拖累產量?沿著縱橫鄉間的黑化路面,調研組來到代寺鎮豐光村,這里是園區的大數據中心,也藏著再生稻公共服務標準化、專業化的秘密。

      大數據中心小樓內有一面巨大的屏幕,操作員點按鼠標,屏幕上的園區地圖上就亮起不同顏色。借助遍布園區的高清攝像頭,不同的蟲情會以不同顏色在地圖上標注。類似的,還可以呈現土壤墑情、天氣情況等。

      現在,園區的“代表作”不只有水稻。通過在水田推廣“稻稻漁”(中稻+再生稻+稻田水產養殖+田埂高粱大豆)糧經復合種植模式,能夠實現“噸糧田5000元”。產業帶動群眾鼓起“錢袋子”,2023年稻粱現代農業園區內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萬元,高于全縣平均水平。

      給基層服務“加人”

      為水果產業引進30名相關專業博士

      富順縣整體地形西高東低,東部以種植水稻為主,西部和北部則主要種植柑橘。調研組來到獅市鎮花園村,一路上隨處可見深綠色的柑橘林,橘紅色的柑橘壓低了枝頭。在這里,調研組發現,在基層農技人才普遍缺乏和老齡化的當下,富順基層一線農技人才卻不斷在“加人”。

      “今年夏季氣溫高,對柑橘產量有一定影響,但我們應對較好,售價應該比去年還要高一些,預估每畝能收入3萬—5萬元。”今年29歲的富順縣經濟作物站副站長王思睿,畢業于云南農業大學植物營養學專業,對全縣柑橘情況如數家珍。

      像這樣的農業科技青年人才,站里還有5個,都是果樹專業畢業,其中最年輕的是9月剛入職的謝明芳,她是青島農業大學的應屆畢業生。吸引他們的,是《富順縣鄉村人才認定標準》《富順縣“新農人卡”管理辦法》等為“新農人”量身制定的政策,能讓他們享受到醫療健康、子女就學等優惠。

      富順縣柑橘產業近年來不斷提質,和這支人才隊伍關系大不大?

      “當然很大。”臨近退休的經濟作物站農技師林迅說,“從我們的主流品種更迭中,就能看得出來。”

      富順縣光熱、土壤都比較適合柑橘種植。但要從全國大市場中脫穎而出,必須要從品種上入手。1995年,在第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上,富順錦橙和華臍分別奪得金獎和銀獎。到2005年左右,塔羅科血橙成為第二代主流品種。到2011年前后,金秋砂糖橘等第三代主力品種登場,現在全縣柑橘種植面積已近26萬畝。

      品種的變化,與技術專家的指點密不可分。

      原來,第一代的錦橙和華臍的推廣,得益于當時的富順縣水果辦公室,這也是富順縣經濟作物站的前身。此后,兩次主流品種的引進和推廣,都離不開四川農業大學、西南大學柑桔研究所的專家。塔羅科血橙的特點是花青素豐富、口感好,但因為不易剝皮等特點,又逐漸被金秋砂糖橘等新品種所替代。“后者上市更早,而且不用套袋,顏色也比較喜人,很受歡迎。”林迅說。

      富順縣與高校院所合作,從2020年起,引進試種了26種柑橘新品種,包括金秋砂糖橘等就從這里開始推廣,其中還有16個新品種正在試種。

      目前,富順從事柑橘種植的新型經營主體有300多家,對柑橘產業技術人才的需求也頗為旺盛。為此,富順縣啟動了“一村一名博士”項目,在全縣引進的120余名博士中,約有30名集中于果樹學相關專業。

      給傳統豆花“加戲”

      “再造”當地食品加工產業

      “美食,沒有捷徑可走。”當美食博主“王哥鹽幫菜”手把手教大家做富順豆花時,一條彈幕評論引起了網友共鳴。為了教網友學會這道家鄉美食,美食博主用了18種調料制作了一碟蘸水,成品鮮香撲鼻。

      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講究“新鮮”二字的“富順豆花”,也被“現做”所束縛。數據顯示,2023年富順縣共有注冊豆花飯店373家,年營業收入超5億元。

      如果能讓富順豆花擺脫時空限制,隨時享用,這可能會“再造”當地食品加工產業。調研組觀察到,當地正聚焦傳統產業,用好創新的“調料”,“提味”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

      調研組來到富順縣美樂食品有限公司。這是當地最大的香辣醬生產企業,年產量5萬噸。“香辣醬其實就是豆花蘸水的升級版,用途廣泛,既可以拌菜、拌面,也可以在炒菜時直接下鍋調味。”該公司負責人說。有別于其他的辣椒醬,美樂香辣醬脫胎于富順特色豆花蘸水,更強調多種調料的復合疊加和味型的香辣鮮,目前主要面向餐飲和火鍋底料加工企業等商家,同時還出口歐美、東南亞等。

      最近該公司收到一份合作邀請。富順美食豆花食品有限公司通過與西華大學團隊合作,開發出一款“豆花”預制菜,現在正尋求企業合作開發蘸水產品,從而實現拆封即食,盡可能還原現做的富順豆花與蘸水口感,經過調研評估和實地考察,擬由美樂公司提供配套的豆花蘸水。

      富順美食豆花食品有限公司現已建設了數字化質控追溯豆花生產線,“目前產量還處在爬坡階段,日均產量為1.2萬—1.5萬碗,隨著我們逐步完善‘現煮堂食’向‘預制速食’的轉變,預計今年銷售額將超過500萬元。”該公司負責人說。

      豐富的鹽鹵資源,不僅孕育了鮮嫩的豆花,也為富順發展氟化工新材料產業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

      氟作為化學元素周期表中最活躍的元素之一,其形成的化合物具有高度穩定性,被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各領域。調研組來到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只見工人在車間控制室,使用控制設備就能實現自動進料、配料等。

      “通過氟化反應生產出耐高溫耐腐蝕的氟橡膠產品、聚四氟乙烯樹脂產品以及其他有機氟材料,小到沖鋒衣里的防水材料,大到新能源汽車、互聯網通信等新興領域都有它的身影。去年,中昊晨光含氟聚合物年產能超3萬噸。”該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

      依托中昊晨光,通過龍頭帶生態,富順晨光經開區已集聚西艾氟、上氟科技、富華信等上下游企業21戶,今年1—8月營業收入達20.4億元,一個重要的氟化工新材料生產基地正冉冉升起。

      記者手記

      發展 也需要有點“慢工”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祖明遠

      要做出鮮嫩的富順豆花,必須要有“點水”的“慢工”:在溫度為95攝氏度的豆漿中,一邊慢慢滴入鹽鹵水,一邊用漏勺輕輕推散拌勻,時間長達10分鐘。

      “美食,沒有捷徑可走”。同樣,城鄉融合發展也沒有捷徑可走,需要有“慢工”。

      富順縣提出一個目標,要打造“天府糧倉”丘區示范樣板。底氣何在?一個指標值得細細品味,這就是復種指數——通常指一年內一塊土地可以耕種的次數,在廣東廣西等地區復種指數可以超過2。而富順縣這個數據是2.18。

      能做到這一點,既離不開當地用足光熱資源的努力,也離不開堅持的定力、發展的耐心和創新的巧思。

      是的,丘區農業的現代化道路,必須要在精耕細作、提升畝產上動腦筋,這種巧思也從農業延伸出來,在工業、服務業上得到體現。

      通過鹽鹵水點出豆花、引進博士推動柑橘換種增收……這些都是看似簡單、投入不多的環節,但卻能起到質變的關鍵作用。

      城鄉融合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要因地制宜,在多種因素中找到關鍵環節,用好改革創新這關鍵一環。

      而能找出這條道路,背后同樣離不開恒心與苦功,離不開對當地情況的深刻了解、對發展道路的清醒認知、對群眾致富增收的不懈追求。

      在富順縣調研的最后一站,調研組來到沱江邊的古碼頭。這里有一條十幾公里的小路可從獅市鎮直達富順縣城,當地正計劃對其升級。這讓一位當地群眾感到驚訝:這條小路也能打造為旅游線路嗎?

      是的,當騎行運動成為新的風尚,一條江邊的騎游道就不只是一個打卡點,而是一個新產業崛起的起點。(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懷 文銘權 祖明遠 行曉藝)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国产一区风间由美在线观看| 97国产在线视频| 恋恋视频2mm极品写真|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欧美老熟妇乱子伦视频| 四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网站 | 日本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亚洲国产丝袜在线| 小爱同学下载二三三乐园| 亚洲一区欧洲一区|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 3571色影院| 处破痛哭A√18成年片免费| 久久91这里精品国产2020|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老妈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 人 综合 亚洲专| 97成人碰碰久久人人超级碰OO | 国产精品91视频| www.日本高清| 性无码专区无码|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精品| 最近2018中文字幕2019国语视频 | 97免费人妻在线视频| 天天干天天操天天玩| 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免费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 欧美性bbwbbw| 人妻人人澡人人添人人爽 |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机版 | 3d精品重口littleballerina| 大乳丰满人妻中文字幕日本| 中文字幕精品1在线| 日批视频网址免费观看| 亚洲av本道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人与物另类|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