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不小“視” 有事找紀檢——自貢高新區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見聞
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明確要求,推動反腐敗向基層延伸、向群眾身邊延伸,懲治“蠅貪蟻腐”,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今年4月,按照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統一部署,省、市相繼啟動集中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工作。自貢高新區認真貫徹落實中、省、市集中整治工作要求,堅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場,以“超常規”的政治主動、精準理念和系統思維,推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在高新區落地落實,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集中整治帶來的變化。
小事不小“視” 貫通協同凝聚整治合力
“自從雨污管網分流改造后,再也不用擔心出門趟水和地下車庫被淹的問題。”日前,自貢高新區都市風景小區業主王女士向前來回訪的紅旗街道紀檢監察干部由衷地感嘆道。
此前,多名群眾向紅旗街道紀工委反映,每逢暴雨都市風景小區附近道路便積水嚴重,出行極為不便。該街道紀工委調查發現,都市風景小區周邊污水管網建成區域未系統考慮雨污分流設計,再加上長久未清淤等原因堵塞排水管道,遇短時強降雨時,管道就會排水不暢,形成積水。隨即,紅旗街道紀工委立即上報高新區紀工委協調解決。
接到群眾“點題”,高新區紀工委主動向高新區黨工委請示匯報,由分管住建領域的黨工委委員“領題”推進整治,及時督促高新區城建局、環應局等職能部門解決,開展雨污管網分流改造,同步推進小區、商戶等內部雨污管網錯接、漏接等問題排查整治,讓雨歸雨、污歸污。在高新區黨工委統籌協調、高新區紀工委監督推動和各部門通力協作下,該區域雨污分流管網改造完成,解決了人民群眾一大“煩心事”。
從群眾“點題”到群眾“點贊”,離不開高新區黨工委從上到下、從橫到縱,貫通凝聚起的整治合力。
“群眾利益涉及各方面,必須各方協同發力。”高新區黨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面對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由于基層人少事雜、力量分散等因素,僅僅依靠一個部門或單位“單打獨斗”是不可行的。為此,在高新區黨工委的統一領導下,該區各級各部門堅持高效協同、完善聯動機制,緊盯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進一步優化整合人員力量、工作流程等,形成上下聯動、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推動群眾“煩心事”在源頭及時化解,讓群眾關心關切落地有聲。
有事找紀檢 讓群眾“問題清單”變“實事清單”
“王大爺,有問題就給我們說,我們幫你想辦法……”7月,高新區板倉街道紀工委和興唐村紀檢干部在興唐村走訪收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時,接到村民反映黃衛路興唐村3組段長土、河溝土的坡坎易滑坡,存在垮塌風險的問題。
了解到該情況后,板倉街道紀工委立即向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上報,隨即街道全面排查了該區域風險隱患,對長度約60米的兩處危坎進行削巖清表工作,當月施工,當月完成,快速消除了約4000名村民的出行安全隱患。
群眾出行幸福指數也在高峰街道不斷攀升。得益于“有事找紀檢?您說我來辦”活動,8月30日,臥龍湖二期安置房至華商北一路公交專線試運行,解決了該小區2100余人出行難的“心病”。
公交線開通了、道路更安全了、環境變美了……一件件看似“微不足道”的民生小事,印證著高新區紀工委推動群眾“問題清單”變“實事清單”的階段性實效。
民生關切,監督所至。為精準有效收集群眾反映的問題,高新區暢通來信、來訪、來電、網絡舉報、碼上舉報“五位一體”舉報渠道,在52個村(社區)全覆蓋設置“紀檢直通站”,深化運用“家門口”廉情壩壩會、“廉潔哨兵”入戶走訪等工作措施,借助“訪遍鹽都”“院壩小沙龍”等活動載體,讓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基層化解。
“對群眾反映久拖未決的問題事項,我們加強跟蹤督辦,做精專題分析、做真個案分析、做實調研分析,搭建有事必應反饋渠道,做到聯系群眾‘不下線’、解決急難愁盼‘不延時’,努力實現群眾訴求‘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高新區紀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紅旗街道悅景社區“有事找紀檢”壩壩會
截至目前,全區紀檢監察組織主動發現和收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803個,推動解決788個。
下一步,高新區將持續把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作為主攻方向,壓緊壓實整治責任,加大案件辦理力度,鞏固拓展整治成效,以更加鮮明的態度、務實的舉措堅決打贏集中整治這場“攻堅戰”,讓人民群眾在矛盾問題解決中、在集中整治的實際成效中感知認同紀檢監察工作,著力實現群眾信任監督、監督回報信任的良性循環。
來源:自貢網 周馨鈺 曾佳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