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好草”不斷涌現 給牛羊提供優質口糧

    2024年09月24日08:14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好草”不斷涌現 給牛羊提供優質口糧

    科研人員正在對“川農1號飼草麥”測產。 受訪者供圖

      9月14日,當記者走進省農科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朱永群的辦公室時,辦公桌上的一個種子瓶吸引了記者目光。

      種子瓶里,裝著小小的、黃白色的種子,這就是凝聚了朱永群及其團隊10余年的心血和努力培育出的“蜀草1號”,也是南方地區近20年來首個育成的高丹草新品種。

      飼草雖然不是糧食作物,但卻是動物的優質口糧。四川是畜牧大省,也是飼草缺口大省。近年來,通過朱永群等科研人員的努力,四川先后自主培育出“蜀草1號”“川農1號飼草麥”等優質飼草,全省飼草缺口正在緩解。

      “蜀草1號”育成記

      從成都市區一路往東,龍泉山脈東邊的簡陽市禾豐鎮,這里有一塊科技創新示范基地(以下簡稱“基地”)。正如這個鎮名一樣,這里是禾草的重要試驗地:高大挺拔的高丹草、蘇丹草、高粱等飼用作物,在這里育種。

      一個月前,這里剛收獲了一批飼草,其中就有“蜀草1號”。

      “蜀草1號”,顧名思義,是四川自主選育的飼草新品種,2018年通過國家審定,也是南方地區近20年來首個育成的高丹草新品種。

      高丹草全稱為高粱蘇丹草雜交種,是高粱和蘇丹草的雜交種。高粱具有莖粗、葉寬、糖分含量高等特點,蘇丹草具有分蘗力、再生力強,葉量豐富等特點,高丹草綜合了高粱和蘇丹草的優點,具有生物產量大、適口性好、再生性強、適應性廣等特點,是草食動物的優質飼草口糧。

      基地種植的“蜀草1號”畝產可以達到8噸左右。而朱永群還記得,10多年前,她在眉山洪雅養殖戶那里看到,其種植的高丹草產量非常低,一畝產量只有2噸左右。“1.5米就抽穗,產量不高。”

      彼時,省內種植的高丹草草種還主要從省外、國外引進,四川沒有自己的高丹草品種。“從其他地方引進的飼草種子,不太適應四川的氣候地理條件,所以其生產性能不好。”而四川是畜牧大省,農區、半農半牧區對優質飼草需求大。“沒有足夠的優質飼草吃,是當前我省牛羊的現狀。”

      培育出四川省自己的高丹草品種成為朱永群的工作目標。但四川飼草培育工作起步晚,飼草培育并沒有多少先例可循。在培育方法上,朱永群參照農作物的三系配套培育方法。“三系”,指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復系,三系培育辦法最重要的是先培育出不育系。“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不知道如何去培育飼草的不育系。”朱永群介紹,省農科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從2000年開始引進高丹草和蘇丹草品種,用了10多年時間才培育出10個不育系。

      有了不育系,再進行配合力試驗,即雜交。雜交選育過程中,高產不是優質飼草品種的唯一標準。“糖分含量高、晚熟性、對重金屬低富集等指標,也是優質品種的目標指標。”朱永群介紹,在選育新品種時,就是要盡量多地把這些優異指標疊加到一個品種上。

      10多年來,朱永群及其團隊共培育了40個左右飼草雜交組合,“蜀草1號”就是其中的優秀組合。

      “蜀草1號”,抗旱性強、長勢好、耐刈割、生物量大。經過不斷實驗,“蜀草1號”在成都平原及周邊區域株高在3.5米左右,收獲3茬,畝產可以達8噸左右。而在干旱的寧南縣高度能夠長到5米多,且收獲次數可以達到4—5次,在該區域最高畝產能達10噸左右。

      “蜀草1號”不僅產量高,營養價值以及一些營養元素的含量也比較高,對于青綠飼料品質的提升有很好的效果。所以“蜀草1號”一經推廣便成為飼草領域的“頂流”。目前已推廣到甘孜爐霍、涼山寧南、貴州等地。

      蜀草系列新品種選育未停歇。“蜀草1號”選育出以后,近年來,省農科院科研人員在前期基礎上,相繼選育出“蜀草2號”“蜀草3號”“蜀草4號”新品種通過國家或省級審定,“蜀草5號”正在參加國家區域試驗,蜀草家族逐漸龐大。

      “每一個新品種都有獨特之處,以滿足不同氣候條件、土壤類型、利用方式、耕作模式、畜禽種類對高丹草品種的需求。”朱永群說,比如“蜀草2號”莖稈粗一些、抗病性好,“蜀草4號”的種子產量更高。

      麥子也能做飼草

      “蜀草1號”春生秋收,冬生春收的飼草品種四川亦有突破。

      大部分小麥10月底才下種,以避開次年的倒春寒。而在今年9月,宜賓江安的種糧大戶劉定琴準備種小麥了,之所以這時候下種,是因為她種的是飼草麥——“川農1號飼草麥”。

      “川農1號飼草麥”,是近年來四川另一個自主培育的新星飼草品種,也是目前國內審定的唯一一個可以作為飼草用的小麥品種。

      這個飼草品種有何不同?“解決冬春枯草季飼草短缺的問題。”該品種選育團隊負責人、四川農業大學小麥研究所教授伍碧華介紹,冬春枯草季,是牛羊等牲畜飼草最短缺的時候,卻正好是“川農1號飼草麥”生長最旺盛的時期,這個飼草抗旱、耐寒力強,適應性廣,同時耐鹽堿,既能在平壩、山區秋冬播,也可在高原春夏播。

      “川農1號飼草麥”由伍碧華歷時20余年培育而成。“通過染色體工程,引入了野生資源——來自以色列的四倍體的野生二粒小麥D97,與六倍體的普通小麥‘川農16’遠緣雜交育成。”談起“川農1號飼草麥”的培育之路,伍碧華格外感慨。

      為什么要從以色列引進野生資源?“野生資源有比較強的抗病能力,而起源于干旱地區以色列的野生二粒小麥具有很強的抗干旱、抗鹽堿特性,還具有很強的抗條銹病、白粉病能力,而常規小麥品種就像溫室的花朵,抗病、抗逆能力比較弱。”伍碧華解釋,但野生二粒小麥很難脫粒,莖稈細弱,易倒伏,所以通過遠緣雜交,使它們雙親的基因發生遺傳重組,將它們各自優異的能滿足優良飼草飼用品質,栽培、生產與加工品質的基因組合在一起,這樣培育出的飼草既有抗病性,還有抗旱性等抗逆性、產量高、品質優等多種優異特性。

      “川農1號飼草麥”同時具備草、粒兼用特性,在該品種的整個生育周期內,葉子、莖稈、果實等所有部分都可以喂牛羊等牲畜,鮮草產量可達9493斤/畝。

      劉定琴向記者表示,今年她將種1000畝“川農1號飼草麥”。之所以擴種,源于“川農1號飼草麥”有好的效益,與同時期飼草相比,“川農1號飼草麥”每畝收益比其他飼草要多30%左右,刨去成本,每畝可以收入1000多元。

      伍碧華透露,該品種作為飼草兩用品種,既可生產青飼、青貯草料,飼喂牛羊等草食牲畜;同時其小麥籽粒的產量也可圈可點,能到達700斤/畝左右,小麥蛋白質含量高達16.5%,可以制作中強筋面粉,做出好面包,做配粉還能加工出勁道好的面條。

      牛能吃人也能吃,這樣的品種利于幫助種植戶靈活應對市場突發變故,有效調節生產與供給方式,強御種植風險。“如果哪些年份飼草效益不佳,就可以作為小麥收割顆粒。”伍碧華說。

      截至目前,“川農1號飼草麥”已在四川廣元市、宜賓市、甘孜州等地,以及陜西南部、新疆部分地區試點示范種植。

      飼草缺口得到緩解

      蜀草家族、“川農1號飼草麥”,皆為近年來四川科研人員解決全省飼草缺口努力的成果。但對四川來說,優質飼草供需矛盾突出,飼草缺口特別是優質飼草缺口依然較大,外購飼草占比高達一半。

      “主要原因是我們飼草培育工作起步晚,飼草及飼草種子都要從省外或國外買。”朱永群介紹,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國外或北方的飼草種子并不適應南方以及西南地區的氣候,許多外來草種產量、表現力不佳。

      飼草種質資源是優良新品種育成的關鍵。

      9月10日上午,全省科技大會在成都舉行,“西南區飼草基因資源發掘與新品種選育及應用”成果榮獲科技進步一等獎。

      針對西南區主栽飼草基因資源發掘利用不夠、高產優質品種匱乏、草種依賴進口、栽培加工技術滯后等問題,歷時十余年,四川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等科研人員在西南區飼草基因資源發掘與新品種選育及應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選育高產優質飼草新品種13個,其中國審9個,實現西南低海拔丘陵區、中高海拔山區和高寒牧區用種全覆蓋,為西南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及生態建設提供了種源保障。

      “好草”不斷涌現,四川的飼草缺口也在得到緩解。據了解,四川有天然草地1.45億畝,人工飼草529.1萬畝,人工飼草干草總產量912.2萬噸。根據四川省牛羊存欄量、出欄量計算,2023年飼草料缺口達1200萬噸左右,飼草料缺口比例達35%左右。

      不僅解決省內飼草缺口難題,四川培育的飼草也在走向國際市場。

      2020年,四川農業大學教授張新全主持選育的“長江2號”多花黑麥草通過了北美AOSCA認證協會的專業認證,標志著我國自主選育的牧草品種走向國際市場。

      去年,四川農業大學草業科技學院院長黃琳凱團隊基于美洲狼尾草研究,構建了全球首個牧草領域圖形泛基因組。有了這個圖形泛基因組,就可以從美洲狼尾草中挖掘出大量的結構變異,有了結構變異就可以用這些標記、圖形泛基因組去進行基因組選擇育種,可以更高更快地選育出產量更高、品質更好的狼尾草品種。基于這項研究,團隊已經創制出一種狼尾草新材料,并命名為“川育1號”。

      多個“1號”不斷出現,四川飼草的種業振興步入快車道。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燕巧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成人精品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中文字幕日本在线观看| 男女下面一进一出免费无遮挡 | 免费jlzzjlzz在线播放视频| 伊人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 成人动漫在线播放| 伊人热人久久中文字幕| 色哟哟网站在线观看| 妓女嫖客叫床粗话对白| 亚洲欧洲综合在线| 空白tk2一一视频丨vk| 国产成人免费永久播放视频平台|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欧毛| 日韩特黄特色大片免费视频| 啦啦啦手机在线中文观看|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喷水|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91精选在线观看| 成年女人色费视频免费| 亚洲人成未满十八禁网站|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酒店视频免费看|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桃| 欧美黑人巨大白妞出浆| 四虎在线最新永久免费| www.亚洲日本|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五月丁六月停停| 熟妇人妻中文字幕无码老熟妇|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视频97| 97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成年1314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欧美性猛交XXXX富婆|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饭冈加奈子黑人解禁在线播放| 国产精选之刘婷野战| аⅴ中文在线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