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陽雁江:交豐收答卷 繪振興圖景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近日,在資陽市雁江區老君鎮大溪村,2臺大型收割機正開足馬力在稻田里來回穿梭,飽滿的稻穗被卷入收割機中,割穗、脫粒、裝車一氣呵成。
“我在老君鎮共承包了1400畝水稻,今天正式收割,每臺收割機一天可收割50畝左右,收完大概需20天。”業主金衛林介紹,“我們種植的水稻品種為‘Y兩優1號’,產量可達1200斤/畝。‘Y兩優1號’作為兩系雜交一季晚秈稻,5月播種,9月即可成熟。”
雁江區保和鎮洞子灣村玉米采摘現場。雁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據了解,資陽市雁江區通過精心篩選優良品種、科學配方施肥以及全程機械化耕作與防收管理,成功實現了這一水稻品種的高產高效栽培,展現了現代農業的強勁動力。
十幾公里之外,雁江區保和鎮洞子灣村的村民們正頂著驕陽穿梭在玉米地中,采摘、剝皮、裝筐一氣呵成,不一會兒就裝滿一車……原來,雁江各地玉米也陸續成熟,迎來收獲期。
“我們采取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共計660畝。”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洞子灣村黨支部書記伍其安說,“今年玉米畝產在500公斤左右,目前采收了5萬余斤,玉米收完后將以套種模式種植榨菜,這樣做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今年,雁江區糧食播種面積約164.19萬畝,預計完成產量53.56萬噸。沉甸甸的糧食是對勤勞與汗水最好的回報,是鄉村振興的生動注腳。下一步,資陽市雁江區將繼續夯實糧食安全根基,不斷提高糧食產量和質量,持續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全力譜寫鄉村振興新“豐”景。
初秋時節,雁江蜜柑迎來采摘上市期,一個個橘子憑借其成熟早、著色早、酸甜適度的優勢搶“鮮”上市,成為不少省內外顧客的心頭好。
走進雁江區豐裕鎮農權村,漫山遍野的柑橘便映入眼簾。一個個黃綠相間的橘子簇擁在枝頭,果型圓潤飽滿,空氣中還彌漫著果香。一大早,果農們拿著剪刀穿梭在田間地頭,采摘成熟的柑橘,接著分揀、裝箱、裝車,再由收購商運往目的地銷售。
雁江區豐裕鎮農權村柑橘收獲現場。雁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一畝多就收了14000多斤,今天賣了17000多元,這個收入還是可以!”果農馬登科說,這批新鮮的柑橘將銷往廣東。
據了解,雁江蜜柑是西南上市最早的柑橘品種,2008年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雁江也被授予“中國早熟蜜柑之鄉”稱號,柑橘產業更是雁江區的支柱產業。
近年來,柑橘作為雁江區特色優勢農產品,衍生的柑橘產業成了農業產值最高、群眾增收貢獻最大的產業。目前,全區種植柑橘超27萬畝,年產量超46萬噸,產值達19億元。
接下來,雁江區將繼續抓實推動柑橘產業提質增效各項工作任務,積極推廣早熟愛媛新品種,目前完成高換嫁接1500畝,總面積已超4000畝。根據規劃,2027年早熟愛媛新品種規模將擴大到5萬畝以上,形成愛媛新品種規模種植區和優質早熟柑橘主產區。
雁江區老君鎮大溪村水稻收割現場。雁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喜看稻谷千重浪,風吹雁城果飄香。“米袋子”“果籃子”質優價穩,是民生關切,也關系農民收入,豐收的碩果映襯出鄉親們的生活蒸蒸日上,一個個淳樸而生動的故事,在青山綠水間持續書寫,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雁江邁向鄉村振興的步伐也更加堅實有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