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蓉高校大學生暑期“三下鄉” 以實干力量展現青春擔當
在成都市金堂縣玉龍社區,針對居民可能遇到的突發情況,成都醫學院“醫脈相承”實踐團隊開展“健康至上、預防為先”的志愿宣講,就慢性病預防和治療及應對中暑、溺水、嗆食的處置辦法等內容進行科普。今年暑期,在蓉高校10萬余名大學生圍繞宣講愛國主義教育實踐、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觀察、投身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中華文化傳承等7大領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傳承紅色基因 聽青年講述初心使命
“我們是坐著高鐵來到儀隴的,科技高速發展,讓我們感慨萬千,沒有革命前輩的艱苦奮斗,哪來如今的和平與繁榮。”7月,成都大學“青橙”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團乘坐“漢巴南”高鐵來到儀隴。
在儀隴,實踐團深入了解朱德同志、張思德同志的革命事跡,感悟紅色精神;了解儀隴剪紙、川北大木偶的歷史淵源,參觀丁氏莊園,了解客家文化淵源;參觀工業園區,并親自下地勞作,感知革命老區發展進程。
四川鐵道職業學院“川心向黨·薪火相傳”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見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戰旗村的蛻變發展。他們來到成都市郫都區太平村,策劃開展“新時代心向黨·童心繪中華”主題活動。
活動期間,實踐團帶領孩子們用五彩斑斕、稚嫩而又充滿創意的手印,共同繪制生機勃勃的中國地圖;用環保時裝秀深化居民們對垃圾分類和資源再利用的理解。
課堂鏈接田間 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
“你這個小程序還方便呢,一下就看出我果園中的幾種病害,還能檢測出缺素的情況,好用!”在蒲江縣鶴山街道的柑橘果園里,正在巡園的農戶對來自四川農業大學的“精兜耘-科技助力柑橘耕耘”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同學稱贊道。
四川農業大學的“精兜耘-科技助力柑橘耕耘”實踐團隊成員主要是農業相關專業的在讀碩博生。他們注意到農戶病蟲害識別的困境,鏈接專業團隊資源,以蒲江果業科技小院為平臺,收集蒲江病蟲害發生情況并進行“精兜耘”應用推廣,通過“科技賦能”簡化農戶病蟲害防治流程。
團隊全覆蓋式地走訪了蒲江縣8個鎮(街道),采集病害28種、蟲害12種,整理有效照片10000余張。他們不僅為農戶提供蟲害識別防治幫助,還通過持續跟蹤調查農戶反饋,為優化“精兜耘”提供數據支持,促進蒲江柑橘產業健康發展。
在簡陽市平泉街道協議村,來自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的“努力奮進的三農青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圍繞基礎信息、生活生產、互聯網應用、電商應用、未來發展5個方面開展走訪調研,了解當地村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建設、特色產業發展等現狀。
團隊成員發揮自己電子商務和物流管理的專業知識,向村集體介紹了當前市場主流電商平臺的優劣勢,結合協議村當前產品銷售、產業發展情況,共同探索電商發展方向,并協助村干部進行了網店申請、店鋪裝修、產品電商化開發、產品拍攝、商品上架等工作,提供農產品開發、店鋪運營等方面的思路與幫助。
回應群眾期盼 在基層一線描繪青春
“我在田壩頭看見你的照片了,走,我帶你去瞧瞧!”在簡陽市石家村,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鄉音融夢隊”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呈現了一場“光影定格鄉土記憶”攝影展。
在石家村,有120余位80歲以上的老人,其中不少人從未擁有過自己的照片,有的人因各種原因在結婚時未能拍攝結婚照,還有的老人家中從未拍過全家福。為了給老人們留下影像記錄,實踐團隊在樂活小院創建了一個特別的“天府照相館”,為村民們拍攝了形象照、姐妹照、祖孫照以及全家福,并免費贈送了打印好的照片。
他們還尋訪村落的每個角落,記錄下上千張鄉村生活的精彩瞬間。“真沒想到我們石家村居然這么美,在照片里看著就像畫一樣!”村民楊嬸嬸邊看邊感嘆,以前從沒想過自己的日常生活能被記錄下來,還辦成了攝影展。“看著這些照片,感覺特別親切,就像是回到了過去那些美好時光。”
“阿公阿婆,在這個數字時代,咱可得保護好自己的‘錢袋子’,莫讓電線那頭的人騙了!”隨著西南財經大學“沐美山川”實踐隊成員小王的溫馨提醒,“智慧養老,防騙同行 ”主題宣講在美姑縣牛牛壩鎮西榮社區活動中心開啟。
從假冒親友求助到中獎信息陷阱,從冒充公檢法等機關詐騙到投資理財騙局,實踐隊員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生動的案例,模擬詐騙場景,讓老年人在互動中掌握防范技巧。
為方便老人們日常生活,實踐隊員們還教會老人們如何使用手機銀行,如何進行線上話費、電費等充值。活動結束時,李爺爺滿臉笑意地說:“我們老了,跟不上時代了,你們這次給我們講了,我們就曉得這些套路了,心里頭踏實多了!”
走進成都世園會 感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城市建設
“游世園會,仿佛穿越時空的旅行,這次世園會不僅展示了各國各地的園林藝術精粹,還讓我體會到綠色生態技術對人類未來生活的重要性,深刻體會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實地感知到了世界文化的深度交流與交融。”來自西北政法大學的吳思玉同學與成都理工大學的彭柳欽同學分享了自己游世園的感悟。
在這個暑假,共青團成都市委邀請全國各地來蓉實踐的大學生們走進成都世園會,在不同的園區中領略千姿百態的生態文明之美,感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感知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生動實踐。
來自清華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等30余所高校的1000名在蓉實習實踐大學生走進世園會。他們在主會場感受“低碳”建筑的巧妙設計,在絳溪河感受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環境,在國際友誼館感受不同國家的交流互鑒攜手合作。
分享“三下鄉”故事 記錄閃閃發光的實踐青春
為進一步擴大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影響覆蓋和互動參與,展示青年學子實踐風采,共青團成都市委聯合市學聯發起“奮進青春,挺膺擔當”實習實踐隨手拍、隨筆記作品征集活動,面向成都市參與“三下鄉”社會實踐的大學生征集實踐過程中的感悟與收獲。
活動共收到來自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高校的100余支實踐隊伍投稿,共有30份作品在“青春成都”微信公眾號進行展播。實踐團隊從成都出發,奔赴鄉間田野、基層社區,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實干展現青年擔當。
據悉,下一步,共青團成都市委還將持續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成果宣傳總結,充分挖掘優秀團隊與優秀項目實踐故事,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提升實踐育人工作成效。(趙祖樂、實習生吳美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