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
2024年08月30日09:37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探訪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
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國家地震緊急救援訓練基地正成為國內、國際救援隊“取經”目的地。這是在8月28日“應急救援基層行”網上主題宣傳活動啟動會上,記者了解到的情況。
在啟動會上,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以下簡稱“搜救中心”)國際救援與合作部部門負責人李立介紹,2010年以前,搜救中心更多是學習國外的搜救技術,隨著本國救援經驗積累,2010年后,搜救中心開始向國外提供應急救援能力培訓方面的支持。
2009年,中國國際救援隊(對內稱“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記者注)通過了聯合國國際重型救援隊能力分級測評,成為全世界第12支、亞洲第二支通過聯合國測評的國際重型救援隊。多次為這支專業(yè)隊伍承擔現場專家支撐、搜救技術以及通信、裝備、后勤保障的,正是搜救中心。
據了解,201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后,搜救中心主動融入“全災種、大應急”工作格局,積極參與國內外重大自然災害現場應急救援任務。
除打造國家地震緊急救援訓練基地為救援隊提供專業(yè)培訓外,搜救中心還引入“應急救援第一響應人”培訓體系。“對于很多災害來說,基層的自救互救的能力非常重要。”國家地震緊急救援訓練基地教官何紅衛(wèi)以地震救援為例說,前24小時獲救的幸存者中,由當地人救出來的比例達到80%以上。
如今,集理論與實踐、課堂講授與演練體驗為一體的“應急救援第一響應人”課程已在國內推廣14年,覆蓋全國20多個省(區(qū)、市),累計培訓人數近萬人次。建成于2008年的國家地震緊急救援訓練基地,為救援指揮員、搜救人員等提供培訓,也為社會公眾、中小學生等提供沉浸式災害體驗。2023年10月,該基地正式掛牌“一帶一路”地震救援培訓基地。(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彩云 楊逸凡)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