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明培育分論壇:讓年輕人成為網絡文明中堅力量
8月28日,2024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網絡文明培育分論壇在成都舉行。本次分論壇聚焦青春洋溢的年輕人群體,圍繞“如何讓年輕人成為網絡文明中堅力量”這一話題,與會嘉賓展開精彩交流。
當前,網絡文明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是廣大網民朋友對網上家園的共同向往。在網絡世界中,年輕人無疑是最為活躍的人群,在網絡文明建設中肩負重任。具體怎么做?出席分論壇的中國國家游泳隊運動員汪順分享了自己與網絡的互動故事。
“我是互聯網深度用戶,平時學習生活、訓練比賽,都會通過網絡去獲取重要的知識和信息,幫助自己提升個人閱歷和專業知識。”汪順坦言,身處互聯網時代,幾乎每一個人都會與網絡世界產生關聯,尤其是思維活躍的年輕人。但網絡水軍、“飯圈”文化、造謠生事等網絡惡劣事件,不僅危害年輕一代的身心健康,更不利于良好社會氛圍的營造。他認為,作為肩負重任的“強國一代”,年輕人也是網絡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和受益者。聚焦理想信念、價值涵養、情感歸屬,打造有高度、有厚度、有溫度的網絡文化育人體系,營造正氣的網絡環境十分必要。
來自B站的歷史人文類UP主黃成友同樣為年輕人“代言”,他表示,青年群體創造的網絡內容,需要有更為多樣化的平臺來容納。“如今出現低成本的創作門檻、多元化的展示平臺,‘00后’‘10后’又具有強烈的表達欲望,他們有意愿去表達、有條件去實現、有空間來展示、有動力去實施,就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身網絡內容生產。”黃成友呼吁,相關部門和平臺攜手,改良獎懲、篩選以及算法體系,確保年輕人在網絡創作中有所得,激勵他們有動力持續為網絡文化的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青年好網民、“5·12”汶川特大地震親歷者“鋼腿女孩”牛鈺,希望同齡人用健康向上的網絡好聲音、好故事、新風尚共育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她說:“青年應該主動扛起擔當,樹立正確網絡價值觀,爭做網絡文明的倡導者、傳播者、實踐者、維護者。”
“讓青春在網絡中閃光!”四川省眉山三蘇祠博物館館長陳仲文在網絡文明大會現場接受媒體視頻采訪時說道。在主題演講中,他從傳統文化的角度,切入網絡文明培育中如何聚引年輕一代的話題。以文化的高度引領年輕人、創新吸引年輕人、參與帶動年輕人,才能讓“追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青年一代的時尚潮流。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蔡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