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五區共興”系列報道
天齊鋰業:懷揣“鋰”想,逐“綠”前行
在四川能源強省的布局中,“鋰電產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最早布局的遂寧市,多年前就拿到了“鋰電之都”的稱號。如今,鋰電產業已經成為遂寧市的支柱性產業之一,遂寧市對鋰電產業的發展提出了“全域發展”的概念。
而在探索遂寧發展鋰電產業的規劃中,不得不提一家民營企業,就是如今中國及全球領先的以鋰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公司——天齊鋰業。
與鋰結緣 懷揣“鋰”想
1992年,當時的遂寧市射洪縣開始興建第一家生產碳酸鋰的工廠。此時,當地的明星企業還是舍得酒業,如果沒有后來的發展,熱情好客的射洪人也許就將演繹出類似郎酒之于古藺縣一樣的“一城一品”的故事。
天齊鋰業安居基地。天齊鋰業供圖
此時,未來“天齊”的創始人蔣衛平還在中國農業機械西南公司任銷售工程師。5年之后,蔣衛平開始了自己的創業。
1997年,蔣衛平辭職創立天齊實業有限公司,做起了礦物進出口的生意,射洪鋰業便是其客戶之一,這也為蔣衛平之后與鋰的緣分埋下了鋪墊。由于當時國內鋰鹽應用不廣泛,市場規模不大,射洪鋰業遭遇連續虧損,資不抵債,當地政府希望蔣衛平能收購這家國營企業。雖然當時鋰業還沒在新能源領域廣泛應用,但日本已誕生的可重復充電的3C類鋰電池讓他感覺到鋰業的市場前景廣闊。經歷了幾輪競爭性談判,2004年,蔣衛平控股的天齊實業集團以1144.91萬元整體收購射洪鋰鹽廠,繼承了原射洪鋰業包括工業級碳酸鋰、電池級碳酸鋰和無水氯化鋰等鋰系列產品相關的經營性資產和負債,在此基礎上設立天齊鋰業。
從這一天開始,天齊和鋰業正式結緣,一個20年后成為世界鋰業引領者的公司在這一天,“啼”出自己的“第一聲”。
砂鍋不破 鋰業不斷
在接手了巨額虧損的射洪鋰業全部股份后,蔣衛平開始精心養護這一基地,對工廠進行自動化改造、投資金、研新品、嚴制度;同時,積極開發鋰的應用場景,打破陶瓷、玻璃的框架,拓展鋰業市場份額。
1994年,中國陶瓷煲都——江西黎川縣成功試產第一批以鋰輝石為核心原材料的耐熱陶瓷煲。此后,耐熱陶瓷一路發展到占據全國60%的市場份額。2022年是黎川縣陶瓷產業沖擊百億產業的關鍵時期,卻遭遇核心原料價格“瘋漲”。縣長找到天齊鋰業商量采購成本問題,公司內部經商討后決定盡力支持產業客戶,也贏得了下游客戶的信任。
天齊鋰業位于西澳大利亞的奎納納氫氧化鋰工廠。天齊鋰業供圖
2008年,射洪基地開始著手于金屬鋰的技術積累并己建有一條金屬鋰產線,進一步向中游深加工鋰產品環節延伸。為了提升生產效率和降低成本,在2015年收購了毗鄰海運碼頭的江蘇張家港工廠,并將其成功改造、運營成全球第一座全自動化電池級碳酸鋰生產基地。
隨著電動汽車和儲能需求的增長,金屬鋰電池行業迎來發展的黃金期。天齊鋰業于2017年在重慶銅梁進一步提高金屬鋰產能,目前產能達600噸。
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為全面推動大宗固廢綜合利用,鋰電池需求量激增讓鋰資源的高效綜合利用技術開發也變得極為緊迫。天齊鋰業通過打造鋰渣高值化綜合利用產線,實現鋰渣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處理,同時為下游產業帶來低碳、清潔的產品原料;還與玻纖行業“黃埔軍校”南玻院就鋰渣-玻纖循環利用技術的研發、推廣進行初步的合作洽談。天齊通過持續推進鋰渣高值化運用,致力于新能源與新材料雙循環高質量發展。
鋰電產業作為遂寧市的“一號工程”,得到了省、市政府的大力扶持。2023年,天齊鋰業在遂寧這座“鋰電之都”,憑借豐富的行業經驗和領先的工藝技術自建成全球碳酸鋰旗艦工廠——遂寧市安居基地。安居基地的建成,不僅通過優質產品與先進技術鞏固了遂寧地區的鋰電產業優勢,還借助天齊鋰業的品牌優勢,強化了遂寧市鋰電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合作,推動遂寧鋰電產業集群發展。
延伸全球 逐“綠”前行
從業礦石提鋰近30年,天齊鋰業不僅在國內逐步成為鋰行業價值鏈的上游、鋰鹽行業的引領者,還憑借其過硬的技術獲得海外客戶的高度認可。以澳大利亞作為海外拓展的起點,天齊鋰業逐漸邁向更廣闊的國際市場,而蔣衛平本人與澳大利亞淵源比天齊鋰業還要早。
自1997年,蔣衛平的天齊實業就開始為射洪鋰業從澳大利亞泰利森公司進口鋰輝石。那時,公司就了解到澳大利亞的鋰礦資源豐富、鋰輝石品味高,而泰利森鋰業擁有的西澳大利亞格林布什鋰輝石礦以其儲量豐富、品質優越著稱于世。2014年,天齊鋰業控股泰利森后,公司由單純鋰加工企業蛻變為具有完整產業鏈的綜合性跨國鋰業集團。
2018 年,蔣衛平抓住SQM股權出售窗口期,斥資40.66億美元,收購SQM的23.77%股權,成為其第二大股東。天齊鋰業也成為全球極少數同時布局硬巖型鋰資源和鹽湖型鋰資源的企業。
在澳大利亞,天齊鋰業并購泰利森鋰業后,還發展延伸當地產業鏈。早在2016年,天齊鋰業就已選址西澳大利亞奎納納市,投資建設年產4.8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項目。2022年12月,奎納納工廠一期氫氧化鋰項目實現商業化生產,現處于產能爬坡階段。目前,工廠運行穩定,為當地創造了約300個就業崗位。
正在工作的奎納納工廠工作人員。天齊鋰業供圖
天齊鋰業在澳投資的奎納納鋰鹽工廠,不僅是中澳經濟互補合作的典范項目,更標志著澳大利亞鋰電產業實現了從0到1的、從無到有的跨越,開啟了澳大利亞鋰電產業發展的新篇章。
天齊鋰業在澳大利亞的投資歷程中,無論是在疫情艱難時期,還是行業下行期間,其他礦業企業通過裁員以降本自救時,天齊鋰業都選擇了堅持不裁員、不降薪。此舉不僅贏得了當地政府和群眾對企業的認可,彰顯了中國企業對社會責任的堅定承擔,更是對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理念的真正踐行。
2024年6月,遂寧市召開2024 國際鋰電新能源產業大會,共同探討鋰電新能源產業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新趨勢、新機遇。天齊鋰業從遂寧起步,依托自身資源優勢,深入推進技術研發,不斷提升產品品質,努力踐行ESG與可持續發展理念,致力于為夯實鋰電產業基礎,推動鋰電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助力全球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未來,天齊鋰業將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為遂寧市“鋰電之都”的建設貢獻力量,為四川能源強省提供有力支撐。(夏銘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