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名選手參與40個項目 四川博士后人才“國賽”爭鋒
四川隊代表團。四川人社供圖
10月26日,第二屆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舉行,大賽以“智匯賦能發展 博創引領未來”為主題,是我國規模最大、層次最高、覆蓋面最廣的博士后賽事。
大賽設置了創新賽、創業賽、海外(境外)賽和揭榜領題賽4個組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與健康、現代農業與食品、海洋開發與應用、其他行業七大賽道,共吸引6206個博士后項目、2.5萬人參賽。經預選推薦和全國復賽,1530個團隊項目入圍全國總決賽;同期舉辦成果展示、交流對接、主題研討、人才招聘等活動。
本次大賽,四川代表團派出64名選手代表參賽,涉及14個創新賽、11個創業賽、3個揭榜領題賽、12個海外賽共計40個項目。為進一步幫助和提高選手參賽能力,四川省和有關設站單位組織選手分階段在此前進行了密集集訓。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邀請首屆大賽評委對選手開展分類指導,進行實戰演練,幫助選手提升參賽水平。
四川是全國最早的14個博士后工作管理體制改革試點省市之一。自1986年開展工作以來,在人社部、全國博管委的大力指導下,全省充分發揮博士后制度在培養高層次青年人才、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斷壯大招收規模、提高培養質量、完善公共服務。
聚焦博士后“引育留用服”全鏈條,相關部門已研究制定《關于加快博士后工作創新發展的九條措施》,創設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項目、四川省博士后專項資金,出臺進出(退)站、專項資金及日常經費等系列管理暫行辦法,全力推動博士后事業高質量發展。
具體來說,在經費方面,四川已健全國、省、市、縣、設站單位五級投入體系,設立省級專項資金,2023年省級財政專項經費預算近1.8億元,比2021年增長近20倍;平臺方面,已在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設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工作站、創新實踐基地507個,覆蓋電子信息、油氣化工、食品飲料等20多個行業和領域。另外,近年來,四川進站人數逐年快速增長,2023年前三季度進站1031人、同比增長31.5%,截止到2023年9月底,在站博士后4687人,累計招收10971人,招收規模已居西部前列。
目前,四川在天府新區成立首個省級博士后創新創業園;定期在高校、企事業單位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工作站舉辦全省性學術交流活動。服務保障方面,長期在博士后子女就學、職稱評聘等方面給予更多支持。近年來,出站博士后70%以上留川發展,很多已成為本領域的學術帶頭人和領軍人才,涌現出李言榮、堯德中、劉清友等一批優秀博士后代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