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房地產行業發展新格局正逐漸形成
18日,中指研究院發布的《2023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TOP10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房地產上市公司總資產規模出現負增長。其中,行業縮表主要源自民營房企縮表,央企資產規模保持穩定,地方國企逆勢擴張。
同日,由中國企業評價協會、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北京中指信息技術研究院主辦,北京中指信息技術研究院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承辦的“2023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研究成果發布會暨第二十一屆產城融合投融資大會”舉行。
《報告》指出,在房地產市場步入深度調整的背景下,上市房企進入縮表階段。上市房企主動收縮投資規模,年末存貨規模下降,受銷售下降和融資受限影響,貨幣資金規模連續兩年下降;同時通過加大合作力度擴大權益性投資規模,適度提高持有性物業規模,適應房地產發展新階段要求,推動總資產規模有序下降。
具體來看,滬深上市房地產公司總資產均值為1409.3億元,較上年下降5.4%,增速較上年回落9.6個百分點。內地在港上市房地產公司總資產均值為2407.6億元,較上年下降5.8%,增速較上年回落12.6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國有企業對行業的支撐作用逐漸顯現,2022年地方國企總資產規模均值為1002.3億元,同比增長4.5%,高于其他類型上市房企,表現出了較強的逆周期發展能力。總體來看,前期保持高速發展的民企在放慢腳步,央企、地方國企則體現出了較強的持續經營能力,在逆周期階段依然穩步前行,行業發展的新格局正在逐漸形成。
當行業整體處于深度調整階段,上市房企的盈利能力和流動性也都遇到了挑戰。2022年房地產上市公司營收轉而下行,超三分之一上市房企出現虧損;滬深上市公司剔除預收賬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略有下降,而內地在港上市公司則略有上升。
《報告》指出,未來新房市場規模繼續向上突破的動能減弱,企業分化不斷加深,房地產上市公司競爭將進入差異化競爭時代,未來擁有良好基本面、核心業態運營優勢的房地產上市公司將釋放更高的企業價值。
《報告》認為,2022年房地產政策不斷優化的效果正在顯現。上市房企需內外兼修,對內順應周期調整財務結構,保持充足的償債能力,打造風險緩沖墊;對外充分利用政策資源,發揮自身優勢,抓住窗口期及時補充融資資金,借助政策工具優化資產負債表,為適應行業新周期提前做好準備。(中新財經記者 左宇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