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保護的種子在校園發芽 大運會知識產權保護系列宣傳活動走進成都石室聯中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今天是第7個中國品牌日,距成都大運會開幕還有79天。成都大運會知識產權保護“進校園、進社區”主題系列宣傳活動走進成都市石室聯合中學。據悉,3月28日至31日,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代表團團長春季會議在成都召開。期間,包括石室聯中在內的成都學子通過手繪風箏畫,讓各國嘉賓在成都“遇見”春天。在此次活動中,主辦方以頗受眾人青睞的春團會風箏為主線,通過“風箏保護”沉浸式劇本殺、風箏作品著作權申請書簽字儀式等,將保護知識產權意識的種子播種進了學子心中。
劇本殺游戲創造“沉浸式”課堂
走進活動現場,由學生繪制的三星堆、太陽神鳥、大熊貓、蓉寶、東安湖、雙子塔等成都、大運元素濃厚的手抄報、風箏畫等備受現場嘉賓好評,他們紛紛與作品合影留念。
作為活動亮點之一,主辦方從生活中潛藏的知識產權知識點出發,結合學生參與春團會的經歷,展開《護箏行動》情景互動微型劇本殺游戲。
“有一天,你在某網站上發現自己在春團會上的作品圖片可以進行免費下載;在露營中,你發現有商家售賣的風箏上有自己繪畫的圖案……這些行為是否構成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在主持人引導下,學生們進入多個場景,對場景中的行為是否侵犯了自己的知識產權進行判斷。全部判斷正確的學生即通關此次劇本殺。
“非常有趣!第一次嘗試這樣的劇本殺。”石室聯中學生紛紛表示,他們在游戲中加深了對大運會知識產權的合理與規范使用方法,“我們喜歡用這樣‘沉浸式’學習知識產權知識。”
劇本殺環節后,主辦方還通過播放《成都大運會知識產權保護主題宣傳視頻》,助力未“通關”的學生了解知識產權相關知識,進一步強化了學生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
知識產權種子生根發芽
“滿滿的成就感!通過活動,我們的作品也將擁有著作權了。”活動中,幾名石室聯中學子攜帶著自己的風箏作品,現場簽署《手繪風箏作品著作權保護聲明》,象征著他們的知識產權將得到更為牢固的保護。
活動尾聲,石室聯中學子邀請現場嘉賓,攜手將風箏作品懸掛到互動裝置中。
“學生們不久后也將奔赴賽場、走向社會,希望他們保持青春風采、友愛精神、奮發向上的精神繼續前行。”成都大運會執委會宣傳部(開閉幕式部)知識產權保護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天播種在同學們心中的知識產權種子,將在未來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我們也希望通過此次成都大運會知識產權保護‘進校園、進社區’主題宣傳活動,在校園內推動形成人人參與大運、人人樂享健康的校園生活新風尚,進一步深化‘愛成都·迎大運’校園共建共治共享行動,讓更多的同學參與大運會、守護大運會,充分認識到知識產權對賽事的重要性,主動加入到大運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中來,為大運會的順利舉辦提供堅實的群眾基礎,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此次活動讓我們受益匪淺,更好地了解到了知識產權相關知識。”石室聯中七年級14班的鄧淳心說:“原來知識產權應用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七年級2班的楊子樂表示:“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造力,我們要尊重知識產權與原創者,保護原創作品與版權。”
大運會知識產權保護見成效
據悉,自大運會籌辦以來,陸續出現了一些大運會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成都大運會執委會宣傳部(開閉幕式部)知識產權保護處對這些行為進行了警告、糾正,并在今年世界知識產權日當天發布了《大運會涉嫌侵權八大案例警示》,以視頻形式展示發布商事主體對成都大運會知識產權的直接侵權案例,并說明侵權原因、處罰結果等,用真實案例讓大眾了解到了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必要性,警示大家拒絕直接侵權、隱性營銷。
據了解,2021年至今,成都大運會知識產權保護“進校園、進社區”主題系列宣傳活動已成功舉辦10余場,先后走進四川大學、成都大學、成都七中初中附屬小學、寬窄巷子、南郊公園等多個高校、中小學、社區等,通過辯論、論壇、沙龍、劇本殺、主題視頻、專題培訓宣講等多種形式,共吸引約10萬名學子、市民參與,讓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深入人心。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