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市民俗文化研究會表彰獎勵民俗文化研究課題和“屈氏莊園杯”民俗研究征文獲獎者
3月21日,瀘州市民俗文化研究會2022年年會暨屈氏莊園文化研討會在瀘縣屈氏莊園博物館召開,總結瀘州市民俗文化研究會2022年工作和安排2023年工作。劉道勇、陳善珍、鐘天玉、石正秀、王瑛、趙利、徐朝綱等被評為2022年度先進工作者;研究會專家委員會和秘書處被評為先進集體。會議還表彰獎勵了2021年—2022年民俗文化研究立項課題和“屈氏莊園杯”民俗研究征文獲獎者。
經瀘州市社科聯和民俗文化研究會共同批準,2021-2022年度,研究會立項課題25個。經評審,決定結題22項,延緩結題1項,結題通過率為96%。毛鈴鈴《小學語文教學融入地方民俗文化的路徑研究》獲一等獎;康棋斯《合江民俗文化資源調查》獲二等獎;趙榮剛《瀘州名聯賞析》、高媛《瀘州分水嶺鎮火龍節民俗研究》、楊文玲《新時代背景下游學策略與研究——以瀘州為例》獲三等獎。
“從這次征文收到的論文來看,專家學者們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對民俗文化研究的執著精神,寫出了高質量的論文。這些研究成果,對莊園保護、利用、地方旅游發展,對具體的解說、宣傳等起到了顯著的推動作用,具有長遠的社會效益和其他效應。”瀘縣屈氏莊園博物館館長徐朝剛介紹。
“屈氏莊園杯”民俗研究征文活動,由瀘州市民俗文化研究會、瀘縣博物館、瀘縣屈氏莊園博物館聯合舉辦。這次征文活動主題是民俗文化。此次征文活動時間從2022年4月醞釀,歷時1年,收到較高質量的論文13篇。通過研究會組織專家評選,評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6名。
以莊園建筑本體為研究對象的有《瀘縣屈氏莊園匾額、題刻、楹聯民俗文化研究》《屈氏莊園風水布局與建筑特色》《漫談烏堡的“軍事防御”特色——以瀘縣屈氏莊園群為例》《安息康居輝光照國——瀘縣屈氏莊園聯賞析》4篇;莊園相關文化研究的有《弘揚光大瀘陽屈氏耕讀文化淺談》《屈氏莊園川南民俗地域文化特色性研究》《瀘陽屈氏莊園與屈氏家族文化探秘》3篇;有關莊園保護利用的有《屈氏莊園文化解讀與開發利用探討》《瀘縣屈氏莊園的研學旅行價值探討》2篇;莊園地域相關文化研究的有《瀘縣傳統民俗項目“雨壇彩龍”的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在川南民俗文化土壤里生長的雨壇彩龍——淺論屈氏莊園民俗文化對雨壇彩龍的影響》2篇;還有《瀘州中醫藥民俗文化保護與傳承研究》《瀘縣宋代石刻與瀘州宋人精神世界》等。
據悉,建于清末的屈氏莊園,有著以碉樓、戲樓、傳統民居為代表的建筑文化,以雨壇彩龍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瀘陽屈氏為代表的屈氏家國文化。該莊園自2018年1月作為博物館開放以來,通過展陳建筑藝術、莊園風云、書畫藝術、地方非遺以及明清民俗家居等內容,年均接待量達數萬人。(曾佐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