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張動車兌換券相邀 快坐上“成昆復線”來四川最南端享受冬日暖陽
12月19日,攀枝花市仁和區苴卻硯文化藝術節暨“天時地利 這里仁和”城市形象展示體驗成都專場活動在蓉城舉行,活動不僅發布了仁和區全域旅游地圖,還以抽獎、問答等多種形式向蓉城人民送出千張動車兌換券,誠邀各方游客去往四川最南端享受冬日暖陽。
過去,對外交通是制約仁和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仁和區是四川省最南端也是離成都交通時間最長的城市。但隨著成昆鐵路復線全線通車在即,成都至仁和的時空距離,被壓縮至5個小時左右。
當晚的活動中,伴隨一波波輕松有趣的互動,仁和區送出1000張飽含陽光溫度的動車兌換券。“今天的體驗給我不一樣的新鮮感。”成都市民楊女士手握兌換券激動地說,“給我感覺仁和是個物產豐富、待客熱情的好地方,動車開通后我一定會去一趟。”
對于成都市民來說,金沙江大峽谷到底如何巍峨險峻、資源富集?迤沙拉古村落究竟傳承了那些非遺文化、彝家古韻?四川最南端的仁和區又有什么特色資源、珍饈美味?當天的專場體驗活動通過“劇本殺”的方式,帶參與者“云”游仁和、答疑解惑,體驗當地多彩的民族風情、豐富的文旅資源,感受“進則繁華、歸則田園”的人間煙火氣。
一塊塊形狀各異的苴卻石將體驗者的思維由冬日蓉城拉至數百公里外的金沙江大峽谷。“‘苴卻石’就是仁和的獨有特色,這種石頭紋路和色彩十分豐富,是制作苴卻硯的原材料,觀賞性和價值都非常高。”隨著NPC的介紹,在仁和傳承千年的苴卻文化逐步揭開神秘面紗。
在仁和區,游客能體驗的不止人文風情。近年來,仁和區堅持全域旅游發展理念,全力推進旅游項目建設,構建“康養+文化”“康養+旅游”等發展模式,成功打造了以“遇見四季”為主題的精品文化旅游活動。春季“遇見花開”,“迤沙拉姊妹節”“務本桃花節”等活動充分展示當地民族風情。夏季“遇見星空”,多條自駕游線路帶來不一樣的露營休憩、賞月觀荷體驗。秋季“遇見鄉愁”,芒果采摘節、大田石榴節可充分體驗采摘樂趣,感受收獲的喜悅。冬季“遇見陽光”,游客可以在20度左右的氣溫中,沐浴陽光,感受“四川最南端”的冬日溫暖。
為了讓游客有更好的旅游體驗,活動當天,攀枝花市仁和區全域旅游地圖小程序正式亮相,以手繪地圖形式展現仁和文化旅游特色亮點,從“吃、住、行、游、購、娛”6方面采集仁和文化旅游元素,具備景區景點介紹、語音播報、美食住宿推介等功能,可以為游客提供更加精準的旅游信息、更加便捷的旅游方式,更加優質的旅游體驗,實現“一圖在手,暢游仁和!”
此外,攀枝花市還發布了歡樂陽光節相關內容。據了解,攀枝花市將在12月下旬,舉行主題為“安逸四川花在攀枝花”的第十三屆攀枝花歡樂陽光節,除了發放餐飲、零售等滿減消費券活動,攀枝花市還特別推出了“陽光康養游”“三線研學游”“攀大麗香旅游’金三角’區域聯盟自駕游”3條主題線路產品。
(仁和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陽佳明 川觀新聞記者 蔣君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