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創新辦學模式打造產教融合現代職業教育高校
2021年,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與新華三集團共建了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實體產業學院——新華三芯云產業學院(簡稱“芯云學院”),通過“政府建+企業投+學校辦”的混合所有制辦學模式,打造“政企?!比缴疃热诤系膮f同育人共同體。學院由成都市淮州新城管委會提供辦學場地、校舍和公共生活保障,新華三集團投入管理和企業導師團隊、實驗實訓設備、就業和培訓資源,學校投入經費、專業師資等,在學校、學院、專業3個層面共同推進“管理共治、專業共辦、平臺共建、資源共享、技術共研、人才共育、課程共設、師資共用、教材共編”的混合所有制創新試點,著力推動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理論和實踐層面取得創新突破。
創新推進,探索構建“管理共治”開放共贏機制
管理共治。按照“黨委領導、理事會決策、院長執行、監事會監督、教職工民主管理”的管理理念,芯云學院建立了多元協同、多維聯動的“管理共治”機制。由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選派黨總支書記、副書記,分管黨建、思想政治和學生管理工作,為校企高質量“共建、共治、共享”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理事會作為芯云學院的管理與指導機構,對學院重大規劃、管理制度、績效分配等進行集體決策;企業派駐院長在理事會領導下,全面主持行政工作,統籌專業建設、課程管理、實踐運行、聯合研發等工作開展和項目推進;由第三方專家組成監事會,監督理事會決策指揮、院長履職盡責等議事、決策和執行情況;遴選教職工代表,實施民主管理,推動產業學院創新發展。
多方協同,探索實踐“專業共辦、平臺共建、資源共享、技術共研”?產教融合模式
專業共辦。對接工業互聯網產業鏈中游,聚焦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鏈,校企共同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開發“行動導向驅動”課程,優化理實一體教學過程,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
平臺共建。依托芯云學院、英特爾人工智能產業應用研究院(基地)、中興通訊ICT人才培養基地、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資源,建設省級智能制造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物聯網工程實驗室、技能大師工作室,賦能學歷教育和社會服務。
資源共享。學校開放四川省工業文化普及基地、省級智能制造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等,服務企業員工在職輪訓;企業開放“研發中心”“中試車間”“生產車間”等,服務學校教學、競賽、雙創工作。
技術共研。以四川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院士工作團隊”為引領,共建新華三集團教師實踐流動站,共同開展技術研究及創新成果轉化。
多維培養,統籌推進“人才共育、課程共設、師資共用、教材共編”育人模式
人才共育。推進企業資金、內訓體系、真實任務、能工巧匠等進學校、進專業、進課堂,協同開展人才培養。
課程共設。校企共同制訂課程標準,開展課程教學和課程評價。依托產品試驗試制、成果孵化等項目,開展“項目實戰”,實現課程內容更新與企業技術進步對接。
師資共用。企業輸出能工巧匠,學校遴選骨干教師,共同組建高水平結構化教學創新團隊,承擔核心課程教學,開展技能鑒定、社會服務。
教材共編。在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開發范式下,以企業生產場景、工作情景為依托,編寫《CC2530單片機應用技術》《物聯網數據采集技術》等活頁式、工作手冊式、融媒體教材。
先行先試,聚力打造產教融合現代職業教育高校
芯云學院作為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與新華三集團共同推進的混合所有制辦學實踐載體,在服務高質量發展和促進高水平就業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黨建創新項目被確定為2022年度成都市基層黨建工作創新項目。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引園筑院、推院助園、鏈式融通:高職學校產教融合“成工模式”建構與實踐》獲2021年四川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靶驹茍F隊”入駐學校,構建高水平結構化教學創新團隊,教師榮獲四川省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三等獎2項,立項廳局級以上科研課題3項,獲專利授權2項,公開出版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4部。高質量實施校企協同育人,學生獲得2021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二等獎1個、三等獎1個,省級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3個、二等獎9個、三等獎4個。
數據來源: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15日 17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