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首家銀行獲批!成都銀行取得基金托管資格
成都銀行證券投資基金托管資格獲批,成為西部首家取得這一資格的法人銀行。
8月7日,成都銀行發布公告稱,該行于近日取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核準成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證券投資基金托管資格的批復》(以下簡稱《批復》)。根據該《批復》,該行的證券投資基金托管資格已獲核準。
成都銀行是今年繼蘇州銀行、青島銀行之后,第三家獲得獲基金托管資格的中資銀行,同時也是西部首家取得這一資格的法人銀行。
取得的基金托管牌照,意味著什么?
“基金托管牌照含金量十足,有助于銀行打造全新業務板塊。”分析人士指出,取得基金托管資格后,將加強成都銀行在財富管理領域的整體吸引力,同時有助于增強銀行對客戶黏性和獲客能力,更有助于增厚銀行中間業務收入。
分羹26萬億蛋糕
基金托管牌照含金量十足
所謂基金托管,是由依法設立并取得基金托管資格的商業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擔任托管人,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及基金合同的約定,對基金履行安全保管基金財產、辦理清算交割、復核審查凈值信息、開展投資監督、召集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等職責的行為。
據了解,早在2021年初,成都銀行便啟動申請基金托管人資格。證監會官網信息顯示,成都銀行于2022年7月25日獲證監會批準同意開展基金托管業務。8月7日成都銀行公告稱,將根據該《批復》在換領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后,對外開展基金托管業務。
隨著成都銀行獲批,目前已有61家機構獲得基金托管牌照,包括29家中資銀行、3家外資行、29家券商。此外,還有11家正處于申請基金托管資格的排隊序列中,包括蒙商銀行、重慶農商行、上海農商行3家中資銀行,匯豐銀行(中國)、法國巴黎銀行(中國)2家外資行以及西部證券、財信證券、第一創業證券、天風證券、東興證券、湘財證券6家券商。
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財富日益增長,居民財富管理需求也快速攀升,公募基金成為重要投資渠道,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規模達26.66萬億元,較上季度上漲6.71%。
面對如此大規模且日益火爆的市場,商業銀行和券商紛紛積極布局,各類型基金銷售機構的保有規模逐步上漲。根據中基協公布2022年二季度銷售機構的公募基金銷售保有量規模前100強名單顯示,銀行渠道今年二季度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規模、非貨幣市場公募基金保有規模分別為34745億元、42058億元,分別環比增長7.01%、9.39%。
業內人士指出,基金托管業務已成為銀行新利潤來源之一,能夠為銀行帶來穩定的中間業務收入和沉淀存款,同時也符合商業銀行輕資本轉型發展方向。托管賬戶是直接融資下資金流轉的核心載體和資金流動的中樞,更是商業銀行拓展賬戶、發展和維護優質客戶的有力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區域性銀行的基金保有規模增速格外亮眼。據國元證券研報分析,2021年四季度基金保有規模增速排名前五的銀行全部為區域性銀行。今年,成都銀行、蘇州銀行和青島銀行三家區域銀行進入基金托管市場,其后續表現值得讓人期待。
加快基金布局
選擇“小而美”精品路線
近期,成都銀行也在加快在基金方面的布局。7月29日,成都銀行公眾號發布了一篇《行穩致遠,共期未來——致成都銀行客戶的一封信》,在該封信中,成都銀行基金管理團隊闡述了選擇基金產品的觀點。
信中提到,面對近萬只基金產品,成都銀行選擇了“小而美的精品路線”,其中“成穩致遠”主打“固收+”基金,而“成銀慧選”則以主動權益基金為主。
對于市場,成都銀行專業團隊認為,“從2021年底開始,市場逐步開始呈現‘均值回歸’的特征,長遠來看,挖掘具備競爭優勢和發展機遇的高質量企業,獲取企業長期成長收益的基金產品將會是更優選擇。”
“我們將立足‘全市場精選’、‘全產品優惠’以及‘全流程陪伴’三大定位構筑業務核心競爭力。”成都銀行個人金融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從公司管理實力、基金經理投資能力和產品綜合表現三個方面,全面考量風險控制、歷史業績、管理規模等因素,優選績優基金,并通過售前、售中、售后專屬客戶經理一站式服務,做好“全流程陪伴”。
業內人士認為,成都銀行加快布局基金業務,能增厚銀行在資管業務的發展空間,進一步助推成都銀行“大零售”轉型,釋放更多經營紅利。
從盈利能力看,近年來成都銀行盈利能力核心指標跑在商業銀行前列。
2021年成都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78.90億元,同比增長增長22.54%,營收增速指標在上市銀行中排名第4位;歸母凈利潤78.31億元,較上年增幅達29.98%。凈利潤增速指標在上市銀行中排名第3位。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ROE)達到17.6%,在所有已披露年報的A股上市銀行中排名第1位。
今年5月召開的年度業績說明會上,成都銀行董事長王暉表示,成都銀行需要積極補齊短板。其中,個金業務方面,一是以白名單的形式,抓取優質客群,重點補齊消費信貸業務短板;二是主打出行場景,以提升客戶粘度,提高全行活期存款、短期存款占比;三是補齊基金代銷、私人銀行業務短板。
王暉同時指出,經過年初以來的市場調整,大的風險基本釋放,此時介入基金代銷業務對于銀行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房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