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我可不能拖后腿。”甘肅省古浪縣黃花灘生態移民區富民新村的李應川說,他們一家得到了那么多關心厚愛,更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他雖然今年62歲了,可是干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足。
這一年,李應川拓展了養殖項目,利用古浪“貸母還羔”政策,他免費領到20只羊,自己又買了20只,現在共養了40只羊。
李應川說,他們修建的羊棚造價4.8萬元,按照扶貧政策政府補貼了2萬元。黨和政府的政策確實好,再不放開手腳干根本說不過去。
于是,李應川又租了一個棚養了100多只小公雞。這種棚不僅有室內部分,更有室外部分,吃飽喝足的小公雞可以在院子里溜達,帶來更好品質。
“我還種了一個溫棚,一季辣子收了1萬多元,今年一直都很忙,攤子大了,我把小兒子也叫回家幫忙。” 李應川說,下一步,他還要加大投入力度,羊養得越多規模效益才會更好,他們村上有群眾都養了300多只羊,他還要加把勁。
見證了黃花灘的巨變,看到了黨員干部一心一意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的決心。李應川更加堅定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決心。他向黨組織提出入黨申請,如今,他已經成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
李應川說,這一年來富民新村的變化,讓他更加明白中國共產黨是為人民謀福利,為百姓謀幸福的黨,他愿意接受黨的考驗,積極主動向黨組織靠攏。(黃嵐 宋芳科 任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