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成都5月10日電 (王軍)近年來,四川各地緊緊依托獨特自然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民宿,打造古村落、建設川北民居和特色小鎮,把文化、休閑、賞景、體驗、康養、研學有效結合在一起,不斷提高鄉村旅游的接待水平和服務質量,走出了農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子,鄉村旅游已成為鄉村振興、農民增收致富、精準脫貧的重要突破口。
鄉村旅游是城市居民體驗鄉村勞作、了解風土民俗、領略田園風光和回歸自然的最佳方式。但通過調研發現,鄉村旅游在可持續發展上還存在很多瓶頸和制約因素:一是對鄉村旅游的認識和定位不準確;二是服務的軟硬件設施設備不齊全;三是鄉村旅游與文旅融合發展的文章做得還不夠好;四是鄉村旅游的標準化建設程度亟待提高。
為加快四川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省人大代表、通江縣諾水河旅游實業公司安全生產部經理郎曉晨建議:加大對鄉村旅游政策的傾斜和支持力度,從政府層面上引導和整合各方面力量共同發展鄉村旅游,積極招商引資,采用股份制、建立合作社等多無元化的融資方式,不斷加強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和產品的提檔升級,全面提高鄉村旅游的品質。加強對鄉村旅游產品開發的指導和引領,充分挖掘當地本土文化內涵,開發自己特有的旅游產品,與農業產業、鄉土文化進行融合發展,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鄉村旅游產業鏈。盡快建立鄉村旅游標準體系,加大對鄉村旅游游客中心、度假村、民俗酒店的規范管理。加大鄉村旅游管理者和從業人員的培訓,讓旅游經營者和服務者積極改變落后的一些營銷和服務理念,真正實現為游客提供高質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