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作出關于依法做好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決定,支持和督促“一府一委兩院”依法實施疫情防控及應急處置措施;發揮職能作用,助力疫情防控,力促復工復產……過去3個多月,省人大常委會全力助推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不忘初心,強化擔當,勇于創新。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以來,省人大常委會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勢和人大代表橋梁紐帶作用,從立法、監督、代表工作等各環節發力,凝聚起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
增強政治意識 主動擔當有作為
“全省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人大代表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勢和人大代表橋梁紐帶作用,不斷提高人大工作科學化法治化水平。”2019年1月19日,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新當選的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彭清華,為全省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發展指明了目標。
嚴格執行請示報告制度,認真落實省委部署要求,依法按程序履行職權、推進工作……一年多來,省人大常委會增強政治意識,自覺把黨的領導貫穿于人大工作全過程、落實到依法履職各方面。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召開 4次會議,專題傳達學習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關于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研究提出具體措施,全面動員組織人大系統投入戰“疫”行動。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省人大常委會領導帶頭講黨課,帶頭深入基層開展專題調研,不斷提高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實踐、破解難題、推動工作的能力。
為依法履職提質提速。去年,省人大常委會繼續深入開展“講忠誠有信念的政治機關、講法治有權威的權力機關、講責任有擔當的工作機關、講宗旨有情懷的代表機關”的“四講四有”人大建設,推動全省人大工作呈現出新氣象。
聚焦中心工作 法治保障有成效
去年7月1日,《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和《四川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正式施行。前者為促進自貿試驗區法治化、規范化建設,加快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提供堅實的法制保障。后者則是四川省加強地方金融監管,有效防控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秩序、服務實體經濟的一記實招。
聚焦中心工作,緊扣發展大局。去年3月,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101件立法規劃項目集體亮相,四川省企業和企業家權益保護條例、質量品牌促進條例、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項目受到廣泛關注,也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得到有效推進。
把人大工作放到全省工作大局中來謀劃和推動,省人大常委會認真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各項職權,主動圍繞中心,全力服務大局。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省人大常委會專門召開生態環境工作座談會,督促有關部門抓好醫療垃圾廢物、居民丟棄口罩等零散有害垃圾處置,統籌做好大氣、水環境質量監測工作,服務支持全省抗疫工作大局。
開展第七輪農村扶貧開發條例執法檢查,對2019年計劃脫貧的31個貧困縣開展實地檢查;聽取和審議“十三五”規劃綱要實施中期評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等報告,督促加強區域協同開放發展,助推產業轉型升級;聽取和審議全省民營經濟發展情況的報告,督促落實省委省政府“民營經濟20條”措施……省人大常委會堅持問題導向,創新和改進監督方式方法,努力增強監督實效,讓法律法規成為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提升履職水平 創新舉措亮實招
去年4月,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在全省范圍選取3部省級地方性法規和21部市(州)地方性法規開展案例研究,通過了解法規貫徹執行情況,促進立法與實施的良性互動。之后,經過10位立法專家的評審、打分,24篇立法案例研究報告亮出“成績單”:《〈四川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立法案例研究報告》等6篇研究報告獲得一等獎。
堅持一線定位,瞄準一流標準,勇于探索創新,省人大常委會不斷推動人大工作邁上新臺階。
去年2月,首批在省內外聘任的36位法學專家“入駐”全省立法專家庫,由省人大常委會統一組織、統一管理,為有立法權的地方人大充分發揮立法主導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專業支撐和智力支持。
近日,納入省人大常委會2020年立法計劃的《四川省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已啟動立法調研。四川省主動加強與貴州、云南、重慶等省市的立法協同,積極探索協同立法的體制機制,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正是“開篇之作”。
加強代表議案建議辦理,省人大常委會健全和完善辦理工作的制度設計和督辦考核,創新建立了“清單制+責任制”,進一步強化承辦主體責任,創新建立辦前、辦中、辦后“三聯系”代表制度,有力推動了辦理工作從重“滿意率”向重“落實率”轉變。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省人大常委會正以實干篤定前行,向著新的目標奮進。(四川日報記者 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