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醫院診療、旅客測溫、企業復工都用上了新技術——

    防疫,科技助大力

    本報記者  原韜雄  賀  勇  王明峰
    2020年04月17日08:1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當前,不少城市都在積極探索利用最新技術,做好患者診療、監測客流體溫、助力復工復產。遠程“云”會診架起生命通道,救治重癥患者;智能系統實現旅客精準測溫,提高監測效率;信息平臺服務員工返崗,為企業順利復工提供幫助。

          

      在醫院救治患者、旅客體溫測量、企業復工復產等領域,新技術發揮了怎樣的作用?記者進行了探訪。

      醫院診療——

      網絡連線救治重癥患者

      “病人意識不清,新冠肺炎核酸檢測呈陽性,前方醫療人員請求幫助!”不久前,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務部副部長李紅霞接到了一個緊急電話,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支援的前方醫療隊接收了一名顱腦腫瘤危重癥患者,病情十分危急。

      “病人病情比較復雜,前方醫療隊隊員經驗不足。”李紅霞說。她立即聯系交大一附院血液內科、神經外科、放療科等相關專家,在遠程會診中心連線前方醫療隊進行了多學科遠程會診,在化療、放療、用藥、手術等方面進行討論,提出了兩套治療方案。

      “遠程‘云’會診,讓后方的優勢資源得以釋放活力,讓戰疫不分前方后方。”李紅霞說。

      今年2月,交大一附院收治了陜西省一名病情嚴重的新冠肺炎患者,肺部有效通氣面積不足40%。“我們與李蘭娟院士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進行遠程會診,得到了專家非常具體的寶貴意見、建議。現在這名患者已經撤下了呼吸機兩周多,病情很穩定。”李紅霞說,“互聯網架起生命通道,每名危重病人的身后,全國都是‘大后方’。”

      不僅如此,疫情期間,交大一附院的互聯網醫院平臺解了不少病人的燃眉之急。打開“智慧好醫院”APP,動動手指就可以享受在線咨詢、視頻問診、送藥到家等“一條龍”服務。交大一附院互聯網醫院相關負責人陳懷喜介紹,“這款APP全院醫生注冊比例達到了九成以上。我們采取醫院固定排班和醫生靈活排班的方式,醫生只要有碎片化時間,打開手機就能接診。疫情期間,互聯網醫院有效分流患者,在篩查輕癥、減少患者赴醫過程中交叉感染風險,起到了較好的作用。”

      交通場站——

      智能系統實現精準測溫

      22時26分,從河北張家口方向駛來的G2444次列車抵達終點站北京清河站。出站旅客絡繹不絕,客運員崔烏力吉緊盯著大屏幕。大屏幕一側,是專用的客流通道,正對通道,還架著攝像機。當旅客5人一組出站時,大屏幕上會出現人流的紅外影像,屏幕一角,不停跳動的數字,是每一個經過通道的旅客的即時體溫。一旦有人體溫異常,他的頭像就會出現在屏幕一角,崔烏力吉會馬上讓同事饒光陽對其進行人工二次測溫。

      去年年底建成開通運營的清河火車站,是冬奧會交通大動脈——京張高鐵最大的一座火車站,同時地鐵13號線也在此設有換乘站,人流相對比較集中。為了避免旅客逐一體溫排查影響出站效率,清河站在出口處布置了AI智能測溫系統。

      “這套系統利用AI圖像識別技術和紅外熱成像技術,可在不影響旅客出站速度的前提下,同時為多名出站旅客測量體溫,隨時發現有發熱情況的旅客。”崔烏力吉介紹說。

      “疫情發生以來,海淀區積極發揮科技創新資源優勢,調動轄區科技創新企業,快速研發調試,科技助力疫情防控。”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產業促進一處負責人舒畢磊介紹,目前,AI大客流體溫監測設備等多項成果已經投用。

      在海淀區10號線牡丹園地鐵站B口,乘客看不到拿著額溫槍、在安檢口檢測體溫的工作人員。實際上,這里安裝著一套AI測溫設備。在筆記本大小的監測屏幕上,一個個進站乘客的測溫結果已實時顯示。這套AI測溫系統每分鐘能精準測試300人,即走即測無需停留。研發企業負責人介紹,該系統在3米到5米的距離也能精準測溫,識別誤差在正負0.3攝氏度之內。

      企業復工——

      信息平臺服務職工返崗

      生產線上,工人們正忙著組裝調試工業機器人;檢測車間里,檢測員認真地觀察機器手臂動作精準度、比對著數據……成都龍潭新經濟產業功能區里,成都卡諾普自動化控制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鄧世海,每天都要在工廠巡視一番,查看生產進度。“自從2月11日復工復產以來,工人陸續返崗,目前已實現滿員滿產。” 

      “因為年前訂單快要到交貨期限了,所以春節假期一過我們就著急想開工,但怎樣既做好疫情防控又保障安全生產,當時我們心里沒底。”鄧世海說,他們把想法上報了產業功能區管委會。很快,管委會把“成華區工業企業、科研院所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工作管理系統”網報平臺推送了過來。

      根據系統提供的導引,鄧世海的公司在線提交了復工方案、防疫方案和安全承諾書,開始員工健康狀況摸排和防疫物資準備,并實時在系統里填報。“不用跑腿,省時省力,還能減少人員感染風險。”很快,鄧世海發現還能在手機上填報員工返崗復工、企業恢復生產等信息,更方便,功能也更全了。受防疫管理系統啟發,他們還制定了應急預案,設置了防疫專員,嚴格各項措施。

      因為管理系統跟省市區大數據系統相連,成都龍潭新經濟產業功能區管委會可以及時掌握各個企業人員返崗、復工復產的信息。諸如,企業防疫物資夠不夠,返崗人員安全不安全。同時借助共享信息比對,很容易了解到抵蓉員工有沒有按要求隔離14天,有沒有親屬隔離情況,有沒有發燒疑似癥狀等。經過周密籌備,管委會同意鄧世海的公司復工復產。

      管委會根據每天返崗員工數量和出行需求的信息精細分析,向市公交公司申請了兩條公交專線,并跟交管部門協調了三四百個臨時停車位。

      大數據信息共享也讓鄧世海的公司受益。管委會根據當時疫情和企業復工復產狀況,研判功能區內企業的產業鏈可能會受影響,并及時在線提醒。“我們趕緊排查產業鏈企業情況,發現控制系統里有個模塊是從國外企業進口的,受疫情影響有斷供風險。我們趕緊補貨,保障了兩三個月的用量。”鄧世海感激地說。


      《 人民日報 》( 2020年04月17日 14 版)
    (責編:高紅霞、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伊区| 国内黄色一级片|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 美女扒开尿眼让男人桶爽视频| 天堂网在线www|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电影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午夜片在线观看| chinesespanking2实践| 我要看18毛片|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福利视频导航大全| 国产婷婷成人久久av免费高清 | 国产黄色片91|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 免费a级黄毛片| 美女黄频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kt |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一级黄色片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男人桶女人爽羞羞漫画|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99re66热这里只有精品17| 天天爽夜夜爽每晚高澡|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国产免费播放一区二区| 黑人太粗太深了太硬受不了了| 在公交车上被站着被c| 一级特黄a大片免费|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九色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欧美又大粗又爽又黄大片视频黑人 |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 一区二区高清在线观看| 成人性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