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鈴鈴……星期三上午剛剛上班,攀枝花市仁和區婦聯的“12338維權·心理熱線”電話就響起來了,來電的是大河中路街道的一位居民,反映疫情這段時間,一家三代都待在家里,過于緊密相處而導致了家庭矛盾糾紛。區婦聯主席黃宏疆馬上聯系,由街道婦聯干部上門了解情況,并給這個家庭帶去防護口罩。原來,這是一個三代同居的家庭,外婆長期臥床、媽媽尿毒癥晚期長期血透、孩子的舅舅負責全家生活護理,小女孩妮妮12歲(化名)小學3年級。妮妮的母親長期與外婆關系不和,此次疫情導致家里缺乏應有空間,更無從交流,長年積郁的矛盾爆發,情急之下,舅舅求助仁和區婦聯,請求心理幫扶。
鑒于正值疫情期間,區婦聯立即聯系到市婦聯組織權益部,希望能派駐心理專家給予幫助。市區兩級婦聯在摸清該家庭實際困難基礎上,當即制定了在做好防護措施下,分組對當事人進行心理幫扶的工作方案,及時解決群眾訴求。
2月21日下午,市婦聯組織權益部部長傅永梅與專家團隊在仁和區黃宏疆主席帶領下一起來到大河中路街道上門服務。為了減少人員聚集,市縣二級婦聯決定將求助家庭與心理咨詢專家分成兩組,一組由市、區婦聯干部直接入戶對臥床的外婆和孩子的舅舅進行心理疏導,另外一組由心理專家徐沛和楊麗在陽光社區的“花城聯姐”工作室對母女二人進行心理援助服務。
經過市縣二級婦聯和心理專家近3個小時的共同努力,該家4人的情緒都得到極大疏導。鑒于該家庭整個社會支持系統的薄弱,心理專家的建議,由社區婦聯給該家庭在疫情期間建立一個“愛心微家園”微信群,由社區婦聯和心理專家加入其中,隨時可接收到家庭成員的求助,社區婦聯和心理專家可及時給予家庭成員進行心理疏導,也為這個家庭建起了后續的心理支持系統。
疏導結束后,家庭成員都表示,一定按照心理專家指導的相處模式生活,在確保孩子妮妮健康成長的前提下,大家盡可能處理好彼此的關系。
(余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