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友互助管理群截圖(圖片由四川省人民醫院提供) |
人民網成都2月17日電(朱虹)“我們下次一定要趕著去熊貓基地,看生熊貓仔。”這樣一個小小的愿望,來自漢陽方艙醫院病友管理微信群。每天,400多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在群里一起接收通知、答疑解惑,也互相打氣。
“我們來實現你的愿望!”得知這一消息后,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主任張志和立即組織團隊開始拍攝制作視頻,決心帶大家遠程看熊貓。“愿大熊貓的憨態可掬,帶給你快樂;更愿大熊貓的故事,能帶給你力量。”
成都距離武漢約1152公里,這一次,兩地完全不相識的人們被這個樸素的愿望連接了。正如那句話,“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
2月16日,創作正式開始。基地工作人員開始為這次視頻的內容做策劃,選取視頻主角,撰寫視頻腳本,一遍遍修改那些想對患者們說的話,歷時36個小時,短片“勵志熊貓”終于完成了制作。“除了這個小短片,我們還在策劃為患者們帶來一場真正的熊貓直播,期待通過熊貓溫暖可愛的形象,為大家帶來一份特殊的力量。”
記者了解到,這次暖心視頻的女主角是大熊貓“成浪”,它是全球初生體重最輕的熊貓,僅有42.8克,就跟拇指差不多大。成都大熊貓基地保護大熊貓三十多年,科研團隊和飼養團隊也都是第一次遇見這么小的熊貓寶寶,曾一度為它的成長擔憂。如今,大熊貓“成浪”已經從42.8g長到了18.7kg,是一只健康活潑的“熊孩子”。
“’成浪‘第一次喝奶,就展現了超強的求生欲望,給了我們莫大的鼓舞!”熊貓基地視頻主創團隊成員告訴記者,這是他們選擇“成浪”成長故事的原因,希望大熊貓“成浪”故事在帶給新冠肺炎患者安慰的同時,更能帶給他們力量和信心。“‘成浪’代表所有的大熊貓等著你們來成都!”
“知道這位患者的愿望即將實現真的很感動,雖然只是通過視頻看熊貓,相信仍會給大家帶來安慰。”四川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護理組副組長李鑫得知這一消息后很激動,她告訴記者,最開始看見這位患者的愿望,是因為病友們在微信群討論著關于四川和成都的特色。“有的病友之前來過成都,大家就聊起寬窄巷子、錦里等旅游點,還有人提到成都的學校。這些細節,讓我覺得病患和我們四川醫療隊真的特別親,所以就截圖發給同事,沒想到一個愿望就這樣被熱情的成都人民幫她實現了。”
李鑫告訴記者,由于患者數量較大、病房區域廣,艙內醫務人員工作繁忙,缺乏通訊手段。為解決這些難題,四川醫療隊創新性地啟動“病友互助管理模式”,將24個單元作為24個小組,遵循自愿原則選出每組的小組長協助管理,并借助微信平臺建立病友管理微信群。
“微信群的建立為醫療隊的工作帶來了很多幫助,大家在群里統計需求,及時互相提示安全隱患、衛生保護等細節,也通過群接收醫療信息和發藥物、水果的通知,以此減少了我們的一些工作量。”李鑫說,最讓四川醫療隊感動的是,大家在群里互相打氣,不僅病友之間互相鼓勵和幫助,病友們還經常在群里給醫護人員發來感謝。“病友們在群里說:要努力,要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才能早日康復,對得起那么多人的牽掛和幫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