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形勢嚴峻,市民日常生活有沒有保障,是當前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1月27日、28日,記者連續兩天探訪了全省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之一——位于成都雙流白家的成都農產品批發市場。
看供應:
近三成商戶提早開門營業
大眾蔬菜幾乎應有盡有
從成都市區出發,沿二環高架、成雅高速前往成都農產品批發市場。路上見不到幾輛車,完全可以“敞跑”,近20公里路,不到20分鐘就到了。
進入批發市場,情況立馬不一樣。偌大的市場內,大貨車、小面包以及小攤販的三輪車來往穿梭。行走在市場內,可以看到,白菜、青筍、蘑菇、土豆、折耳根、蘿卜等大眾蔬菜幾乎應有盡有。
正在現場巡查的成都農產品批發市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振營透露,目前,整個蔬菜批發區700多商戶中,有170多家已經開始進場營業。日均蔬菜供應量達到1800噸左右。和往年同期相比,營業的商戶數量要稍微多一些,供應量和往年基本持平。
郭振營介紹,一般來說,春節期間,除夕和正月前兩天基本沒有營業。今年由于防疫需要,市場緊急動員了一批商家提前結束假期,回場營業,保障市民蔬菜的供應。
看價格:
大白菜、青筍等比節前上漲
蒜薹、青椒等下跌
“一塊五、一塊五,就這一車了哈!”大白菜批發區在位于市場門口,批發商蔣貴庚站在一大車的白菜前,大聲地和來買菜的小商販對話。
“太貴了嘛。”他對面,一名來自仁壽的菜販感嘆。記憶中,春節前,大白菜的批發價才六七毛一斤,春節一過,一下子就翻了一倍多。
至于漲價的原因,蔣貴庚認為,主要是上游產地用工緊缺,大家都還在過節,找不到農民來砍菜。他這一車是從都江堰運過來的,地頭價就是一元一斤。而這些白菜還是去掉了外面黃葉的凈菜,所以要貴些。和去年同期比又如何?蔣貴庚回憶,和去年同期比基本持平,沒有太大變化。
市場內,一批發圓白菜的商家喊出了2.5元一斤的價格,帶葉青筍從節前的0.5元一斤漲到目前的一塊多。此外,蘿卜、土豆、洋蔥等品類環比節前都有一定程度上漲,但同比波動不大。
“看嘛,還有這么多,沒人買。”望著一大車基本沒有動的青椒,批發商鄢家兵有些垂頭喪氣。10多噸的青椒,兩天了,沒賣出十分之一,沒有量,價格自然起不來,兩元一斤,比起年前還低。
為啥子?“主要是餐廳食堂沒開門,大客戶不來,價格自然起不來。”蔣貴庚分析。
行走在市場中,記者發現,蒜薹目前批發價只有20元左右,同比環比都在下跌。此外,黃瓜、平菇等也是穩中有降。
看趨勢:
價格有望繼續保持穩定
但也有不確定因素
1月27日,成都農產品批發市場組織各部門中層及以上干部人員舉行專題會議。內容之一,是要想方設法調集蔬菜,確保“菜籃子”安全。
郭振營預計,未來三天內,成都農產品批發市場蔬菜日供應量將達到3500噸,基本恢復到日常水平。同時,他也表示,市場將加大價格監測預警的力度,防止出現蔬菜產品大面積波動。
樂觀的預期背后,也有隱憂。采訪中,鄢家兵向記者展示了一張云南保山關于關閉高速公路的通知:從本月26日起,為落實防疫工作要求,當地禁止其余車輛進入保山。
云南是我省蔬菜的重要來源地。鄢家兵擔心,一旦這個來源被截斷,可能對四川的蔬菜供應造成不利影響。
同樣,最近,由于防疫形勢嚴峻,湖北關閉了外出通道,導致當地特色蔬菜,如蓮藕、圓白菜等,外送通道受阻。
對此專家建議,應該提早謀劃,做好預案。郭振營表示,會未雨綢繆,選擇另外的備選產地采購。(記者 梁現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