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森林高火險期第一天
涼山小鎮“立體防火網”隨時“備戰”
拉動水泵,連接水帶,負重上山……2月1日,四川進入森林高火險期,涼山州冕寧縣惠安鎮的半專業撲火隊沒有松懈,在坪壩村的山坡上開展實戰演練。春節期間,他們上午訓練撲火技能,下午帶裝巡護熟悉周邊地形環境,隨時為出動撲火做好準備。
隨時“備戰”的畫面在當地不止一處。“沙壩村四組農田冒煙,煙點離林區很近,是不是起火了?”日前,站在瞭望哨上,瞭望員趙志剛發現異常,便緊急通知沙壩村四組巡山員去了解情況。在確定是村民按計劃燒除田間枯枝雜草后,他松了口氣。
整個春節,惠安鎮調壓井瞭望哨瞭望員趙志剛和賈必勝都在崗值班。今年1月1日起,省政府發布的《2025年森林防火命令》和《2025年草原防火命令》(以下簡稱“兩個防火命令”)正式生效,明確2025年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火期為1月1日至5月31日,涼山州各地的瞭望哨也準時“上線”,以調壓井瞭望哨為例,趙志剛和賈必勝是搭檔,兩人吃住都在瞭望哨下的小屋里。
“兩個防火命令”明確,2月1日至5月10日為森林高火險期。2月1日是進入森林高火險期的第一天,趙志剛更加警惕。“這里可以看到惠安鎮80%的區域,我們每五分鐘會瞭望一次,如果接到森林火險預警,還會增加瞭望次數和時間。”趙志剛說,他們對小鎮很熟悉,瞭望哨里還配備望遠鏡和對講機,如果發現哪里冒煙了,都能馬上報告給鎮里。
從瞭望哨下來,記者在坪壩村進山的路上被攔住。“進入林區,請交出火種。”防火卡點的值守員王明秋遞上登記表。待記者填寫完信息后,她又用金屬探測器上下掃過,確認沒有打火機等火種后,才算完成檢查。記者看到,登記表上已留下十幾頁記錄。
“我們建起了一個立體式的森林防火網。”惠安鎮副鎮長陳銳介紹,進入防火期以來,全鎮4個卡點、4個瞭望哨均已開啟24小時值班值守,23名巡護員也會不定期巡查,確保開展計劃燒除的村民做到“人走火滅”。除了山腳的檢查卡點、山頂的瞭望哨外,半山腰上還前置駐防著惠安鎮半專業撲火隊,防與滅同步推進。
在惠安鎮李家山,大片的松林將幾間小屋環抱,18名半專業撲火隊隊員在這里值守、訓練。記者看到,裝備間里10多筐水帶碼放整齊,多臺小型水泵已裝入包中可隨時取用,風力滅火機、油鋸等撲救山火的裝備一應俱全。此外,前置點還配備了兩臺小型水車,車上裝有水泵,可直接連接水帶供水。該半專業撲火隊隊長賈茂宗介紹,隊員們每天開展體能和機具操作訓練,還會帶好裝備在鎮里巡護,熟悉各村地形地貌、防火通道和取水點。
“發現在早、處置在小,我們有優勢。”賈茂宗說,去年3月,一場雷擊導致惠安鎮發生山火,火情位于山頂,隨時有蔓延風險。接到警情并充分研判后,隊員們決定趕去撲救,他們翻了幾座山頭,在山澗取水,連接起近1000米的水帶,在專業隊伍到來前,已將火勢控制。
除了人防手段外,惠安鎮的“技防”也沒落下。陳銳介紹,全鎮在進山入口、重要林區和高壓輸電線等位置一共設置22處視頻監控,由冕寧縣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辦公室統一管理,可實現線上全天候動態監測。
惠安鎮的舉措是冕寧縣森林防滅火工作的一個縮影。作為全省重點防控的森林高火險縣,冕寧縣目前共建成49套“森林眼”林火監測系統、1694套太陽能視頻監控和8支無人機空中巡護分隊,通過構建立體式監測預警體系,有效提高火情發現和處置效率。(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