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燈璀璨映佳節 已有近50萬人次到自貢觀燈
夜幕降臨,自貢·中華彩燈大世界內華燈綻放,人潮涌動。
璀璨的彩燈映照著熙熙攘攘的人群,游人笑容滿面。“逛了3個多小時,‘南國燈城’名不虛傳,太美了!”來自成都的游客李曉梅告訴記者,在新春佳節到自貢觀燈,不虛此行。
自貢燈會被網友譽為“宇宙第一燈會”,早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可謂是傳承千年的“人間驚鴻”。記者了解到,第31屆自貢國際恐龍燈會開幕以來,持繼火爆。截至1月30日,已吸引近50萬人次到自貢觀燈,燈會門票收入4249萬元。
有鹽有味多喜樂
1月30日,正月初二,記者跟隨人流踏入燈會現場,仿若置身于中華傳統文化的浩瀚海洋。在這里,絲架造型、捆扎技藝等傳統工藝大放異彩,12組特大型燈組、7組大型燈組與200余組中小型燈組交相輝映,規模創歷屆之最。
18米高的“青白蛇”燈組前,擠滿了游客拍照“打卡”。“最喜歡的就是‘青白蛇’,做工太精美了!”不少游客表示,在蛇年和“青白蛇”燈組合個影,是最美的留念。
春節期間,包含燈會在內,自貢推出以“巳巳如意·暢游鹽都”為主題的年俗、年趣、年味產品,包括非遺展演、民俗體驗、年貨集市、時尚潮玩等200余場特色文旅活動,為游客呈上有鹽有味的文旅大餐。
也有越來越多的游客想把自貢的美景“帶回家”。當日,在位于中華彩燈大世界的“自貢禮物”店鋪內,新推出的“自貢”字樣冰箱貼被擺放在顯眼位置。這款冰箱貼將自貢燈會、方特恐龍王國、榮縣大佛、王爺廟、燊海井、恐龍博物館、桓侯宮、富順文廟、仙市古鎮等18個自貢景點和地標建筑,以及經典花燈、紫薇花、歪脖子船、恐龍、美食等5個文化元素匯聚為“自貢”二字。“把自貢的特色帶回家,留住這座城市‘鹽龍燈’的特色記憶!”來自云南的游客楊純伊說。
有心有愛重保障
流光溢彩、火樹銀花的背后,是自貢為燈會全力開展的各項保障工作。
1月29日,正月初一,自貢·中華彩燈大世界景區線上預約門票很快售罄。開園不多久,景區游客人數便接近峰值,只得采取限流措施。
隨著賞燈人數逐漸攀升,國網自貢供電公司自流井區供電中心負責景區的用電檢查班班長冉松和同事陶華欣也忙碌起來,他們身穿國網橙色工裝加入熙攘的人流,很快便融進絢爛的燈火里。
“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對各個燈組進行測溫。正常情況下燈組溫度為30至40攝氏度,溫度過高就說明有故障隱患,必須及時進行處理。”說話間,冉松手持紅外測溫儀對面前的大型燈組開始檢測。
電力是自貢燈會順利舉辦的重要保障之一。當晚8時許,在自貢城區供電指揮中心負荷監控系統上,燈會用電量曲線攀升,達到峰值。2名保電人員緊盯電腦屏幕,實時向燈會保電人員通報負荷情況。
“今年春節期間,我們為燈會配備了32人的超強一線值班隊伍,全力做好各項保障工作。”國網自貢供電公司自流井區供電中心副主任李琦介紹,無論景區內外,只要涉及中華彩燈大世界的電力保障工作,都有“一抹橙”以及“電力藍”堅守的身影。
由于人流量巨大,為確保游客獲得滿意的賞燈體驗,正月初一當天,中華彩燈大世界的亮燈時間延長至23:30。
園區內的賞燈體驗和游客人身安全同樣重要。“從現在一直到初七都屬于高峰期,每天會安排500名保安。”燈會安全環保組負責人李劍告訴記者,他們會按照大數據預訂系統確定每日游客量,按照100∶1配備保安。此外,每天還會配備150余名警力、200余名保潔人員等,為游客提供舒心、安全、干凈的觀燈體驗。
“不僅如此,為方便游客到自貢觀燈,我們還升級了掌上智慧文旅服務平臺。”自貢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說,升級后的平臺集觀燈、住宿、停車、購物、娛樂、交通等功能于一體,游客在手機上就能實現在線購票、停車導引、景點搜索、住宿餐飲預訂等服務。(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行曉藝 邵明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