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西安 逛年貨大集 品濃郁年味
非遺年貨集市上,麻餅展位前年味濃。 |
踏進臘月門,年貨大集里藏著最濃的年味兒和“煙火氣”。
夜幕降臨,古城西安大唐芙蓉園里“火樹銀花”,“非遺賀新春·非遺年貨購物月”活動在這里精彩上演。
非遺年貨集市上,澄城花饃、鳳翔泥塑、秦腔臉譜、慶陽香包、酉州苗繡等引得觀眾紛紛拍照打卡。
雙手對舞千古事,一簾燈影藏春秋。汪氏皮影展位前,山東游客李自梅駐足良久。造型古樸典雅、民族氣息濃厚的皮影作品,讓她愛不釋手。
“這些皮影造型精巧別致,刻工很細膩,人物看起來也惟妙惟肖。”李自梅拿出手機拍個不停,還不忘把照片分享到親友群里。她同行的好友則喜歡一旁的鳳翔木版年畫,“馬上過年了,我要買兩幅年畫放到客廳,給家里添一份吉祥與喜氣。”
游客林娟身穿漢服,正在品嘗非遺美食麻餅。拿起一塊,細細品味,唇齒留香。“外面酥脆、里面綿香,口感真不錯。”林娟買了兩盒麻餅,作為春節饋贈親友的禮物。
麻醬釀皮、臘牛肉、肉夾饃……一道道傳統小吃,讓市民游客大飽口福。舌尖上的美味,化成臘月里四處洋溢的歡樂與喜慶。
吃非遺美食、學非遺知識、賞非遺表演,古城的年味里透著傳統技藝的魅力。從甘肅自駕來西安游玩的孫曉鵬和朋友一道,在集市里里外外轉了兩圈。“喝一杯涇陽茯茶,聽一段陜北說書,嘗一口地道的肉夾饃……‘年貨+非遺’的搭配,讓游客的幸福感爆棚。”孫曉鵬頗為感慨,“這個熱鬧的集市讓人感受到豐富多彩的‘非遺’離我們并不遙遠,已融入我們的生活。”
新奇的“洋年貨”也來趕“中國集”。
.走進西安浐灞國際港愛菊集團廠區,“一帶一路中歐班列”年貨節熱鬧不已,這也是西安浐灞國際港“西安年·最中國”系列活動之一。
來自中亞等地的糧油、紅酒、啤酒、巧克力……上千種規格與品類的年貨擺滿了貨架,琳瑯滿目。“這里不僅有咱熟悉的關中口味,還有不少優質進口商品,逛著既熱鬧又開眼界。”西安市民劉粉霞正和朋友一起采購年貨,“除夕前,我打算和家人再來一次,為佳節選購更多美食。”
用哈薩克斯坦的面粉包除夕夜的餃子,與親朋好友共品一杯來自中亞的美酒,這樣的“年味”格外獨特。本次年貨節上,不僅有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的美食,也有斯里蘭卡、格魯吉亞等國的商品,還邀請西安50多家企業一道,為市民游客提供豐富的春節年貨。
來自哈薩克斯坦的留學生艾達穿梭在人群中,感到欣喜萬分。“在西安,我看到了從小就吃的哈薩克斯坦零食。”艾達激動地說,“在這里,我不僅體驗到了中國傳統節日的喜慶氛圍,也感受到了家鄉的親切感。在西安逛年貨節,非常開心!”
進口糖果、酒水等“洋年貨”旁邊,“混搭”著老陜特色鹵味、冒熱氣的炸油餅、香噴噴的臊子面……“來,嘗一口新鮮的臊子面!”一家展位的工作人員現場做起了岐山臊子面,引得眾人前來排隊。制作臊子面的面粉,正是由中歐班列(西安)年貨專列從國外運回來的。本次年貨節上,共有超過1000萬元的進口商品搭乘中歐班列走進國門,其中30多個品類商品首次上架。“洋年貨”擺上了中國貨架,豐富了百姓采購年貨的選擇。
伴著歡聲笑語,大伙兒的購物車很快塞得滿滿當當。
趕年集、備年貨,大集里藏著人間煙火。春節的腳步更近了,古城西安的大街小巷里,繪出一幅幅熱氣騰騰的新春圖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