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頌大國良種,抒人民情懷

    ——評劉裕國、楊俊富長篇報告文學《大國良種》

    來源:川觀新聞
    2025年01月26日15:13 |
    小字號

    農以種為先。種子,被譽為農業的“芯片”。劉裕國、楊俊富創作出版的報告文學《大國良種》,全面記錄了四川省德陽市羅江區(以下簡稱羅江)制種業的發展與現狀。書名中的“大國”表達著這一事項的偉大和不易。“大國”這一概念背后,匯聚了羅江人以及全體中國人深沉似海的愛國情感和崇高的民族精神。

    本書主題宏大,筆觸雄渾有力,不僅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也展現了豐富的文化內涵。

    《大國良種》,劉裕國、楊俊富著,人民日報出版社,2024年11月

    《大國良種》,劉裕國、楊俊富著,人民日報出版社,2024年11月

    立意高遠是顯著特點

    本書探討的主題觸及人類社會的根本問題——生存問題。書中不僅關注種子作為農業基礎的重要性,而且將其置于國家戰略的高度,強調種源安全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全書以羅江為例,揭示了種子對保障糧食安全、推動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性,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種業自主對維護國家主權及實現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意義。

    近年來,羅江著力打造全國高標準水稻、油菜雙季制種產業樣板基地,全區制種面積達5.5萬畝,年產種子930萬公斤以上,可滿足400萬畝水稻、2300萬畝油菜用種需求,年產油菜種子約占全國油菜用種量的20%。

    劉裕國、楊俊富輾轉羅江各鎮各村,查閱歷史檔案,四處采訪,采訪對象涉及10多個機關部門、20多個基層單位、60多名基層群眾。還深入田間地頭,收集豐富的一手生活資料,感知歷史時空的交會。他們傾注情感與努力,講述了關于制種的新鮮故事,最終創作出《大國良種》這部20萬字的長篇報告文學作品。

    全書共6章,作者以客觀、真實、細膩、生動的筆觸,描繪了羅江人的良種情、打造“芯片”基地、播下希望的種子、朝氣蓬勃的新農人、助力和美新村、“種子公園”的絢麗多彩等。

    書中詳盡細致地展現了農業制種的各種困難,如育苗、病蟲害防治、水稻油菜輪作制種及農業生產其他方面的事項,如土地流轉等,專業性極高,具有較好的科普性。人物描寫生動鮮活,年齡跨度從50后到00后,讓人欣喜農業發展后繼有人,不得不佩服作者長期實地考察調研帶來的豐厚一手材料。

    本書記錄的不僅是某一地區的農業實踐,也是中華民族傳統農業文化傳承的華章,是一個生機盎然、生動鮮活、極具傳播價值的中國故事。可見,本書的題材不僅具有深刻的意義,而且彰顯了鮮明的時代特色。

    深刻的思想性是第二個特點

    這正是報告文學的魅力所在——它并不僅是對事實的記錄。作者并未將積累的大量素材進行簡單堆砌或羅列,而是在事件和人物的背后挖掘出所描述對象的核心價值和深層內涵。這樣的文字既有理論的闡述,也有深刻的思考,還有情感的感召,充滿激勵人心的正能量。

    在“羅江人的良種情”這一章,作者提到羅江人對優良品種的熱愛有著悠久的歷史,這一傳統可以追溯到清代李氏家族,該家族可被稱為“進士之家”,曾有4人成為進士。當他們在外地任職或旅行時,一旦發現當地的優質種植或養殖品種,便會將其引入家鄉羅江進行養殖或種植。

    羅江地區餐飲中的特色菜“紋江鱖魚”,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原本羅江并沒有鱖魚,是李調元在廣東擔任學政期間,通過當地朋友的介紹品嘗到了鱖魚,隨后將其引入羅江,成為當地的特色。

    隨后,文中又提到中國其他作物的引進,但作者并不局限于談某一種或幾種良種的引進,重要的是背后的傳承,傳承的不僅是種子,更是對一種精神的傳承:“在羅江這片肥沃而遼闊的土地上,流傳著一種深厚的情感,那就是對優良種子的珍視與傳承。這些種子不僅僅是農業的基石,更是文化和生命力的象征,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作者認為,羅江人的祖先在這片土地上展現了他們智慧的結晶,這些智慧已深深地植根于這片土地中。他們對自然持有敬畏之心,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他們了解這片土地的產出,知道種植什么作物能獲得最大的收獲。在種子的傳承過程中,他們去除虛假和劣質,保留優秀和精華。這種傳承不僅是民間文化中的寶貴智慧,也是支撐民族精神的重要力量。

    在“大涼山走出的制種人”這一節,通過彝族村民地木子坡一家的故事,展現羅江地區農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地木子坡一家通過油菜制種,一季能獲得一萬多元的收入,這在以前是難以想象的。他們的兒子在綿陽務工,加上水稻的收入,使家庭生活富足。這種變化不僅是經濟上的,更是生活質量的全面提升。

    地木子坡的話語中充滿對新生活的感激和滿足。他提到,移居羅江后,他感到非常幸運,因為這里的農業發展提供了增加收入的機會。更重要的是,他感受到來自鄰居的友好和幫助,這讓他能快速融入當地生活,享受到幸福的日子。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深厚情感和真摯感受,在文中生動地展現出來,讀之仿佛可以觸摸到那份溫暖和力量。

    作者通過深入的訪談和細致入微的觀察,為讀者勾勒出羅江農業的繁榮景象及當地人民的幸福生活。書中的每一個篇章,每一處對話,都洋溢著真實性與強烈的感染力,引領讀者仿佛親臨羅江的田野,親身體驗那里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情懷。

    鮮明獨特的地方文化是重要亮點

    雖然以農業制種為主題,但本書也彰顯了羅江的文化特色。地方文化的融入,為讀者帶來寶貴的歷史文化信息和深刻的文化體驗。

    由于工作的關系,作者劉裕國在1997年羅江建縣之際就踏入羅江這片土地。數年后,為撰寫內參報道,劉裕國再次造訪羅江。到2010年,劉裕國第三次來到羅江,采寫了一篇題為《窮鄉僻壤怎樣建起幸福家園》的長篇通訊,展示了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物質豐富、社會和諧、人民快樂的“農民幸福家園”。

    自那以后,劉裕國多次對羅江進行深入的新聞采訪和報道,并于2018年出版一部長達47萬字的詮釋羅江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報告文學《向往》。

    可見,劉裕國對羅江的歷史文化和鄉土風情有著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使他在撰寫本書時能信手拈來,如同細數家中珍寶,增強了本書的趣味性和精彩性。

    書中寫道,羅江的地方文化特色可以概括為三大板塊,首先是三國文化,羅江作為三國時期的重要地區,擁有豐富的三國歷史遺跡和故事。其次是調元文化,李調元是清代著名的全才學者,在多個領域都有卓越的成就。他不僅是文學家和詩人,還是戲曲理論家和藏書家。此外,李調元還參與其父李化楠所撰寫的飲食專著《醒園錄》的編輯工作。正因為在文學、戲曲以及飲食文化等方面的貢獻,李調元被后人尊稱為“川劇川菜之父”。第三是詩歌文化,羅江有著深厚的詩歌傳統,當地的文學創作、詩歌節慶活動十分豐富。

    地方文化的加入,豐富了《大國良種》的思想表達,使本書不僅是一本書籍,更是一扇窗,讓讀者得以窺見羅江深厚的歷史底蘊,成為傳播和了解羅江悠久歷史的重要媒介。

    袁隆平曾經說過:“一粒糧食能夠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作者以其高遠的立意、深刻的思想性、卓越的文學素養、扎實的寫作能力,以及對素材的精準把握,既為讀者提供關于種業的科學知識,也激發對糧食安全和國家未來的深入思考。

    書中將種業與國家民族安全、文化傳承和社會發展緊密聯系,對其的討論超越了單純的技術和產業層面,觸及文化和哲學的深層次,展現了作者對這一問題的深刻理解,具有高瞻遠矚的視角。

    毫無疑問,《大國良種》是一部為民書寫,為民抒懷,為國放歌的優秀作品。

    (本文作者:趙泓;作者單位: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文學所)

    (責編:高紅霞、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av无码精品一二三区| 国产三级免费电影|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入口| 国产精品成熟老女人视频| 成人看免费一级毛片| 麻豆国产在线不卡一区二区| 一级黄色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夜色AV网站| 亚洲jizzjizz中国少妇中文| 美女露100%胸无遮挡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m|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综合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综合视频| 亚洲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精品无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videosex性欧美成人| 国产gaysexchina男同menxnxx| 55夜色66夜色| 婷婷色香五月激情综合2020|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第一页|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亚洲欧美| 台湾无码一区二区| 青青青国产免费线在| 欧美巨大xxxx做受中文字幕| 又粗又黑又大的吊av| 韩国三级中文字幕hd久久精品|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七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不卡av东京热毛片| 亚洲一级片在线观看|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 午夜爱爱免费视频| 美女被到爽羞羞漫画| 国产日韩欧美久久久| av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小小在线观看视频www软件| 久久精品国1国二国三在| 欧美中文在线观看| 交换配乱淫粗大东北大坑性事| 精品丝袜人妻久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AV人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