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吧!青春之你我,為成都而戰
12月27日,“青春大講堂·奔跑吧成都”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在成都大學東盟藝術中心舉行。
“從創立之初,成都蓉城俱樂部就離不開成都這個城市的關懷和支持,20年我們沖超失敗后各方都來為我們加油打氣。這份溫暖我們一直記在心里,今年7月,我們在比賽后特地邀請了保養球場草地的阿姨一同謝場,當時整個球場都在喊‘謝謝阿姨’。其實我們也是希望以此對每一個關心支持我們的人表示感謝。這種溫情與熱血交織的體育氛圍,成就了如今成都的金牌球市。”站在成都大學的成都蓉城前隊長、現球隊中方教練組成員甘銳表達著自己對足球和城市的感激,他還勉勵年輕人,無論做什么都堅持熱愛、堅持拼搏。
成都蓉城俱樂部中方教練組成員甘銳和球員代表。主辦方供圖
兩個月前,成都蓉城在中超倒數第二輪戰平青島西海岸,提前鎖定聯賽第三。亞冠花名冊,從此多了一座城市的名字——成都。這是俱樂部歷史首次,更是成都乃至四川足球歷史首次站上亞洲舞臺。屆時,亞洲賽場將聽到成都的聲音,更多的人會看到拼搏、樂觀、溫暖的成都。舉起應援圍巾,敲響戰鼓,高呼“雄起”……每個比賽日,鳳凰山足球場里的人都是捍衛主場,捍衛城市的戰士。亞洲舞臺,屬于這群人,屬于這座城。
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開艙手馮毅。主辦方供圖
奮斗不問西東,時間自成芳華;青春步履不停,夢想回聲嘹亮。除了效力成都蓉城的甘銳,還有很多人在用自己青春和熱血為這座城市譜寫榮光。比如今年離世的成都知名作家馬識途老先生,有“成都造”手術機器人“出海”代表李耀,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開艙手馮毅……他們的青春,從終身一絲不茍的學術生涯中浸潤出來,從“成都造”手術機器人精益求精的科研歷程中流淌出來,從駐守大漠18年的堅韌中里揮灑出來。各行各業的青年齊聚一堂,帶著各自獨特的成長經歷和人生故事,共同開啟了一場關于夢想、奮斗、挑戰與超越的成長之旅,也串聯起了這座城市的發展脈絡,傳遞著“拼搏奮進、創新創造、追求卓越、開放包容、溫暖友善”的精神。
當看到成都一家餐飲連鎖店提供“愛心餐”12年,分布在成都街頭5個不同點位,礦泉水只送不賣,抄手包子免費吃;當看到成都少年謝柯江,寒假在浙江旅游時挺身而出,救起落水老人;當看到成都市民在風雨中停車撿起落地國旗,多所學校學生918去烈士陵園獻花緬懷先烈……每個感人至深故事,每個觸動內心點滴,都在向我們詮釋“城市為什么好”的答案。原來榜樣如此之近,原來這就是人民城市為人民,原來這就是城市和人們的雙向奔赴。希望這90分鐘,不止讓聽者情不自禁地鼓掌,而是觸動其靈魂與思想的每時每刻,讓他們的成長之路走正、走穩、走遠。
見義勇為的成都少年謝柯江。主辦方供圖
如今的成都,是中國常住人口增長最快的城市之一,在校大學生數量已破百萬,是青年人口集中、青年人發展活躍的區域,成為無數青年人的筑夢之地。“安逸”“巴適”背后是堅持不懈的勁頭,成都的幸福是拼出來、干出來的。近年來,成都愈發關注青年一代——啟動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逐步展開促進青年發展的政策設計,讓青年成為助力城市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和后備軍。新老成都人,正在努力為廣大青年點亮“蓉光”。到成都來吧,到這片寫滿奮斗與收獲的夢想熱土來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