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四站”,繪就社區幸福新畫卷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近年來,在城市基層治理的浪潮中,成都市青白江區紅陽街道青江路社區以黨建為引領,積極探索創新服務模式,精心構建的“一心四站”服務體系成為社區治理的一大亮點。
青江路社區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核心,全面統籌轄區內的黨群服務站建設,使社區服務精準觸達社區居民,為社區居民生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捷與溫暖,有效提升了社區居民的幸福指數。
人員下沉是“一心四站”的重要基石
青江路社區通過科學調配網格與“兩委”人員深入小區黨群服務站,界定了工作職責與服務時間,確保居民隨時隨地都能享受到面對面的貼心服務。
“以前辦理社保驗證,得專門跑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人多的時候要排好久的隊,我這腿腳又不方便。現在好了,小區里就有服務站,工作人員直接上門來幫我辦理,還跟我擺龍門陣,問我生活上有沒有啥子困難,這服務真是做到咱老百姓的心坎里去了。”在成鋼新小區黨群服務站,居民張大爺滿臉笑容地說。
社區工作人員正在與居民交流。受訪者供圖
這些下沉的工作人員,如同社區的“毛細血管”,深入居民生活的細微之處,不僅高效處理日常事務,還能及時收集居民的意見與訴求,成為社區與居民之間緊密相連的情感紐帶。
為了更好地傾聽居民聲音,社區還在每個小區黨群服務站都設置了人民意見收集簿。居民可以隨時將自己的想法、建議和需求寫下來;微網格員和網格員每天都會查看意見收集簿,并主動在日常巡查中與居民交流,收集居民意見,形成工作閉環機制,確保居民的每一條意見都能得到回應和處理。
服務升級是“一心四站”的核心競爭力
如今,小區黨群服務站功能完備,居民無需東奔西走,便能在此辦理社保驗證、高齡認證等民生業務。
“我家房子出租遇到了點合同糾紛,正愁不知道咋辦。聽說小區服務站有法律咨詢服務,我就過來了。律師幫我詳細分析了合同條款,告訴我應該怎么維護自己的權益。這種既免費又專業的服務真是幫了我大忙。”在青江路社區九千小區黨群服務站里,正在咨詢法律問題的李女士說。
健康咨詢臺前,醫生志愿者耐心地為居民解答健康疑問;就業指導講座上,專業導師為求職者指明方向……據悉,除了基礎業務辦理,各服務站還依據精心編制的服務寶典,為居民提供法律服務、健康咨詢、就業指導等多元化的服務。同時,針對社區內的特殊群體,服務站還精心制定巡訪計劃,定期上門為困難家庭、獨居老人送去關愛與幫助。
教育街小區的王奶奶是一位獨居老人,她激動地說:“社區的工作人員就像我的親人一樣,經常來看望我,給我帶些生活用品,還陪我聊天解悶。我這心里啊,暖乎乎的。”
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還會積極詢問居民對服務的感受和改進意見,將其記錄下來并反饋到社區工作中,進一步優化服務內容和方式。
便民服務是“一心四站”的溫情體現
走進各個小區黨群服務站,便民工具箱、便民藥箱一應俱全,休息和閱讀區域溫馨宜人。
在青江路社區九千朝陽小區黨群服務站的閱讀區,年輕媽媽劉女士正陪著孩子靜靜地看書。她感慨道:“這里環境舒適,書籍種類也很多,孩子放學后來這里看看書、做做作業,我也能在旁邊休息一下。社區為我們考慮得太周到了,感覺生活在這個社區特別幸福。”
服務站在空間布局上充分考量居民需求,合理規劃功能區域,努力營造舒適便捷的環境,讓居民可以享受到全方位的優質服務。同時,社區也鼓勵居民在享受便民服務的同時,對服務站的設施和服務提出意見,通過微網格員和網格員及時反饋,以便社區及時調整和完善。
“青江路社區的‘一心四站’模式是我們積極探索社區治理創新的成果。”青白江區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青江路社區通過人員、服務、設施的下沉,實現了社區服務的精細化和精準化,增強了社區凝聚力,可以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為構建和諧社區打下堅實基礎。同時,人民意見征集工作的開展,也讓社區治理更加貼近居民需求,確保社區服務能夠不斷優化和提升。
青江路社區老舊院落改造壩壩會。受訪者供圖
通過“一心四站”機制的深入推行以及人民意見征集工作的有效開展,青江路社區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居民辦事更加便捷高效,滿意度大幅提升;社區凝聚力不斷增強,鄰里之間互幫互助,關系更加和諧融洽。
此外,社區組織的各類文化活動、志愿服務活動吸引了眾多居民踴躍參與,形成了共建共享的良好社區氛圍。“現在社區經常舉辦各種活動,大家一起參加,彼此之間越來越熟悉。社區就像一個大家庭,我們都很珍惜這種和諧的氛圍。而且社區對我們居民的意見很重視,讓我們感覺自己真正參與到了社區的建設中。”居民陳先生表示。
青江路社區的“一心四站”服務模式,是社區治理領域的一次成功探索與實踐。它不僅為居民提供了便捷、高效、貼心的服務,更在社區內凝聚起強大的正能量,繪就一幅充滿溫情與活力的幸福社區新畫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