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黃河入川第一鄉”的守護日記

    2024年11月11日07:51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黃河入川第一鄉”的守護日記

    黃河從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脈發源,穿越崇山峻嶺,一路奔騰進入四川。“黃河入川口”位于阿壩州阿壩縣求吉瑪鄉。

    求吉瑪鄉位于青海、甘肅、四川三省交界處,被稱為“黃河入川第一鄉”。黃河干流從求吉瑪村入鄉,從索日瑪村出鄉,全長25.27公里。鄉黨委副書記、鄉長拉蓋加說,特殊的地理位置,讓這里成了守好黃河上游生態屏障的“第一關”。近日,記者來到這里,探尋四川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做法。

    緩解草場壓力

    今年還要再減牛9000頭

    10月17日9時30分左右,求吉瑪鄉副鄉長劉強來到求吉瑪村牧民色爾措家。此行他有一項重要任務:繼續介紹縣里的減畜政策。過度放牧會導致草場退化、土地沙化、水源枯竭。實現草原生態的自然恢復,一方面要修復,一方面要約束。

    近年來,阿壩縣通過實施草原減畜超載整改、劃定草原禁牧草畜平衡區域、加快畜牧業基礎設施補短等方式,緩解草場壓力,有效遏制草原退化趨勢。根據國家標準,阿壩縣科學技術和農業畜牧水務局測算,今年求吉瑪鄉需要再減牛9000頭。

    為鼓勵減畜,按國家補償標準,阿壩縣推出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草原禁牧補助標準為7.71元/畝,草畜平衡獎勵標準為2.5元/畝。

    “‘保護草原生態’的觀念已深入人心,大家都在積極響應減牛行動。”色爾措說,去年她家牦牛出欄20多頭。在全鄉的共同努力下,求吉瑪鄉的草原超載率已明顯降低,目前屬合理放牧區。

    生態環境越來越好

    巡邏時看見狼的次數多了

    當天上午,在求吉瑪村“黃河入川口”處,縣公安局求吉瑪派出所所長澤旺仁真帶著記者下到黃河岸邊,幾十米的河面上,青綠色的黃河水浩浩湯湯流淌著;岸邊草木早已染上秋色,美不勝收。

    今年40歲的澤旺仁真有15年警齡,其中8年守護著求吉瑪鄉這條25.27公里的黃河干流。但8年前,這里是另一番景象:“那時,盜捕時有發生。岸邊牧草也是大片大片禿著,風一吹,黃沙漫天……”

    求吉瑪鄉黃河沿岸的生態治理從2017年漸成規模,公安機關對黃河的巡邏守護從2019年開始升級為黃河生態警務。從那時起,澤旺仁真帶領神山凈土·生態警務巡邏宣傳隊,開始沿著黃河行走宣傳。

    根據牧民的生活習慣,巡邏宣傳隊每天7時從鄉駐地派出所出發,沿河而上,檢查是否有亂倒垃圾行為;在巡邏中,他們會走進牧民家中,了解生產生活情況,調解矛盾糾紛。夜間巡邏從凌晨1時開始,一直持續到凌晨4時左右,主要打擊非法捕撈。

    晝夜不舍,日復一日。巡邏宣傳隊見證了黃河的變化。“現在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我們夜間巡邏見到的野生動物越來越多,最常見的是鹿和狼。”澤旺仁真說。

    持續栽樹種草

    建成全長逾25公里的防護帶

    10月17日11時許,48歲的熱熱和黃河生態防護隊的隊員們,一起出現在求吉瑪鄉求吉瑪村的黃河岸邊。他們或步行在河邊撿拾垃圾,或騎馬在路邊的草地上查看牧草情況。

    治理黃河,牧民熱熱是親歷者,更是受益者,“高原的風我們改變不了,但吹來的沙、流失的土,我們通過加強生態建設是可以改變的。”熱熱簡單的話語令人振奮。

    2021年,熱熱和當地干部群眾一起,自發加入建設黃河岸邊生態堤壩的“大軍”中。每天,他們在黃河沿岸集合,挖坑、撒肥、埋苗、填土、澆水,種下一棵棵樹苗,也種下滿滿的希望。

    2022年,阿壩州啟動“黃河添新綠 清水向東流”義務植樹活動。阿壩縣動員500余名干部群眾和學生一起栽樹種草,按照劃定的區域,種下“黨政林”“雙擁林”“團結林”“巾幗林”……一片接一片,一段接一段。

    此后,阿壩縣持續栽樹種草,加快推進黃河干支流域生態防護帶建設。如今,位于求吉瑪鄉全長逾25公里的黃河干流生態防護帶已建成。

    帶著對家鄉的熱愛和對黃河熾熱的感情,熱熱加入了黃河生態防護隊,與另外20名牧民一起,為黃河治理發光發熱:撿拾垃圾、舉報毀壞牧草的不法行為、及時上報草地被破壞等信息,每天從求吉瑪村走到索日瑪村,一趟下來,就得五六個小時。

    完善基礎設施

    發揮日常監測和旅游發展功能

    當天15時過,色爾措家迎來一位客人:阿壩縣政協委員、求吉瑪鄉求吉瑪村村委會副主任索郎。

    索郎今年43歲,任村委會副主任已有4年半的時間了。2021年當選為縣政協委員后,他將更多目光聚焦在黃河保護與發展的相關問題上。

    索郎說,近兩年黃河干流支流的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縣鄉路網不斷織密,阿壩縣蓮寶葉則、漫澤塘等景區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數據顯示,截至10月11日,阿壩縣今年累計接待游客186萬人次,同比增長20.18%;實現旅游收入15億元,同比增長28.43%。

    求吉瑪鄉西部是青海省久治縣,東部以黃河干流為界與甘肅省瑪曲縣隔河相望。今年3月初,“黃河入川口”聳立起巨石,四周建起了游客棧道、廊道、觀景亭等設施,成了新的游客打卡地。

    旅游開發也是索郎非常關注的問題之一。“今年,我關注了黃河沿線建筑工程進展情況。”索郎向記者介紹他今年的政協提案內容。

    目前,阿壩縣已編制完成《阿壩縣黃河入川口景區修建性詳細規劃》,首期投入2138萬元,在求吉瑪鄉黃河入川口、黃河牧歌等5個點位新建黃河文化長廊、巡護棧道等基礎設施,發揮生態設施日常監測和旅游發展功能。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徐中成

    阿壩觀察 劉文佳

    大眾日報·大眾新聞記者 徐佳

    大眾新聞·魯中晨報記者 任靈芝

    大眾新聞·黃三角早報記者 趙士偉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极品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中文无码a∨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只有精品66| 色94色欧美一区| 曰韩无码无遮挡A级毛片|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AB无码播放| 男人j桶进女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经| 久草免费手机视频| 神尾舞高清无在码在线| 国产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午夜福利| 男人精品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线观看视频| 久久人妻内射无码一区三区| 欧美人欧美人与动人物性行为|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 | 奇米在线777| 亚洲人成色77777|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国产精品揄拍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av老司机精品网站导航| 欧美性狂猛bbbbbxxxxx| 国产亚洲av手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色综合久久| 欧美日韩亚洲二区在线|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91酒店疯狂输出女神范范| 手机看片日韩福利| 亚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破处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白丝av嫩草影院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小唯西川| jizz日本黄色|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老师你好电影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