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家”的社區(qū)“媽媽”
賈小燕有五個孩子,其中有四個和她并沒有血緣關系。但過去十年間,賈小燕對這四個孩子視如已出,盡心盡力地解決他們的生活保障問題,無微不至地關心他們的學習與生活。她用悉心幫扶,換來這些或父母雙亡、或父母無力照看的事實孤兒的健康成長,成為了遠近聞名的“賈媽媽”。
其實,作為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區(qū)玉泉街道河石壩社區(qū)的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賈小燕不僅對孩子賦予愛心,對社區(qū)需要關照的老人、婦女、殘障人士,也努力為其排憂解難。她最常掛在嘴邊的話是,“群眾的一句夸獎,就能讓我動力滿滿”。
能擔事兒的調解員
10月18日,河石壩社區(qū)的一間會議室里,一起糾紛調解正在進行。調解的焦點,集中在10歲孩子小強(化名)身上。
不久前,小強父親因工死亡,單位支付了一筆大額賠償金,但因小強母親患有精神疾病無法承擔監(jiān)護責任,孩子的監(jiān)護權、賠償金的管理支配權成了問題??紤]到孩子今后的成長需求,社區(qū)建議由居委會作為監(jiān)護人代管這筆賠償金,直至小強大學畢業(yè)。前期,社區(qū)已經與小強親屬進行了兩次協(xié)商,但因意見不統(tǒng)一,孩子的監(jiān)護權遲遲未定。
正在進行調解的賈小燕。文麗云攝
“我們都有自己的家庭,沒有時間管這些事情。今天是我最后一次來協(xié)商這個事?!薄澳銈兩鐓^(qū)能不能監(jiān)管好,出了問題我們是要來過問的!”當天的調解現(xiàn)場,氣氛一度劍拔弩張。
面對小強旁系親屬連珠炮般拋出的質問,賈小燕沉著應對?!罢埬銈兿嘈派鐓^(qū),這筆賠償金保證只會花在孩子身上,今天我們是抱著誠意來解決這件事的,不然大家就要一直來來回回地跑!”賈小燕擲地有聲的回應,讓喧囂的場面瞬間安靜下來。
經過深入溝通,最終,社區(qū)被指定為孩子監(jiān)護人,銀行卡由社區(qū)代管,密碼由孩子的母親掌握,每次支取款項,由社區(qū)2名工作人員和孩子母親一同前往。對于這一協(xié)商結果,小強的親屬表示認同。
“這不是簡單的助人為樂?!辟Z小燕說,誰保管這張銀行卡,出現(xiàn)問題就要由誰承擔,因此,現(xiàn)場沒人愿意主動接這個“燙手山芋”。
“關鍵時刻,我必須要站出來,我來保管,如果有問題我來承擔!”賈小燕說,“風險肯定有,那也只有硬著頭皮上。什么都怕,這個事情就沒法解決了?!?/p>
作為社區(qū)工作者,賈小燕一直認為,“個人要承擔的責任與風險與孩子的健康成長相比,后者更加重要”。
寧寧、輝輝和賈小燕的孩子一起長大。受訪者供圖
小強不是賈小燕幫扶的第一個孩子。2014年,賈小燕在入戶調查的時候見到了寧寧(化名)和輝輝(化名)兩兄弟。彼時,兩個孩子,一個12歲,一個10歲,父母雙亡,跟著外公生活,外公續(xù)弦后,被迫寄人籬下。
“第一次見到他倆,是在一間陰暗潮濕的地下室,兄弟倆煮了大白菜,碗里盛著米飯。”賈小燕回憶,那天,兩個人站在角落里不敢說話,小手搓來搓去,顯得局促又膽怯。簡陋的房子里,只有兩張床和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具。眼前的景象,讓賈小燕心痛不已。
為兩個孩子辦理低保、申請廉租房補貼、聯(lián)系學校上學……之后的每個周末和寒暑假,賈小燕都會把寧寧和輝輝接回自己家,給他們洗澡、剪指甲,做可口的飯菜,她還經常自掏腰包給孩子們添置文具和衣物,讓兄弟倆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玩耍。
這一幫,就是5年!
社區(qū)工作多年,賈小燕深知幫扶不能僅限于物質上,更要注重精神上的陪伴。平時,她常常與孩子們談話溝通,在思想上開導他們,鼓勵他們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她說:“最擔心的是他們流落社會,染上惡習?!?/p>
最終,孩子們不負所望——哥哥寧寧從中職學校畢業(yè)后服役2年,又讀了大專,現(xiàn)在在廣東打工;弟弟輝輝從攀枝花市經貿旅游學校畢業(yè)后,在成都找到工作,開啟了人生新篇章。
“前兩天寧寧回來看我,還給我?guī)Я硕Y物呢!”賈小燕看到兩個人自立自強,感到喜悅又自豪。
同樣是在2014年,賈小燕還幫扶了13歲的女孩玲玲(化名)。玲玲的家人相繼去世,剩她孤身一人?!爱敃r,她連給自己親人辦后事的錢都沒有,我們全體社區(qū)干部幫她處理了親屬的身后事,我還把她接回來住了1個月?!?/p>
為了讓玲玲有一個好的前途,賈小燕多方奔走,整合資源,為她聯(lián)系到一家國家公辦中等職業(yè)學校。學校免除了玲玲的學費,還給予一些生活補貼。如今,玲玲已經順利地完成了大專學業(yè)。
“能夠以‘母親’的身份參與這份充滿愛與責任的事業(yè),是我人生中無比珍貴的經歷?!闭劶斑@段漫長的幫扶歷程,賈小燕這樣說。
群眾心中的好干部
在社區(qū)基層崗位,賈小燕一干就是24年。2001年,她中專畢業(yè)后進入攀枝花市西區(qū)玉泉街道巴關河社區(qū)工作,從普通的窗口人員一路干到居委會主任,“剛工作的時候,1個月工資才400元,常常入不敷出?!?/p>
賈小燕是社區(qū)居民的貼心人。受訪者供圖
不僅待遇低,有時候還要被少數(shù)不講道理的群眾為難甚至謾罵。一次,賈小燕為一名刑滿釋放人員辦理低保,等待過程中,對方因為耐心不足對賈小燕破口大罵,甚至威脅其家人安全。面對突如其來的指責,賈小燕忍不住流下了眼淚,最后還是選擇把委屈往肚里咽。
年輕氣盛的賈小燕想過跳槽,但后來遇到的一件事改變了她的想法。
“社區(qū)有一對80多歲老年夫婦過來申請低保,辦完手續(xù)后就直接回家了。下班后,我把申領下來的170元低保金送到老人家。老太太拉著我的手,熱情地讓我進屋坐,還不斷地感謝我,這讓我體會到這份工作的重要性?!辟Z小燕說,自己是經不住夸的人,“工作干得好不好,居民說了算。他們夸我工作做得好,我就覺得臉上有光,一下子就有了動力?!?/p>
這些年,賈小燕也干出了不少成績。在巴關河社區(qū),她帶領社區(qū)干部開創(chuàng)了“一點三線”社區(qū)治理模式,推動了社區(qū)自治;在河石壩社區(qū),她成了群眾遇到困難事、煩心事第一個想到的人。2015年,賈小燕被評為四川省優(yōu)秀共產黨員;2023年,她被評為攀枝花市社區(qū)教育最美志愿者。
關愛空巢老人,照顧困難家庭,在社區(qū)內,賈小燕永遠是帶頭服務的那個人。社區(qū)內患有重癥肌無力的李姐生活不能自理,賈小燕持續(xù)2年為她送飯、喂飯,查看身體狀況,添置生活物品和急需藥物。39歲的小蔡患有二級智力殘疾,平時不敢和外人打交道,總是悶悶不樂。了解到這一情況后,賈小燕和社區(qū)工作人員熱情地邀請小蔡到社區(qū)辦公大廳幫忙,平日里有啥好吃的、好玩的,大家都想著他,漸漸地小蔡開始融入這個大家庭,性格開朗了不少。
賈小燕為社區(qū)患有重癥肌無力的居民送飯。受訪者供圖
“群眾利益無小事。”賈小燕說,自己要把小事辦好、把好事辦實,照顧好社區(qū)這個“家”。(郭瑩、文麗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