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首個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專項政策出臺
發布35項服務清單項目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近日,記者從成都市民政局獲悉,《關于推進成都市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印發,這是成都市首個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專項政策。
《意見》闡明了基本養老服務體系怎么建、服務項目有哪些、保障措施有哪些等關鍵問題,明確了“基礎性、普惠性、共擔性、系統性”原則,重點聚焦經濟困難且有照護需求的老年人,以及高齡、失能、殘疾、無人照顧等老年人的需求。據悉,該《意見》將于2024年11月17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
提出“兩步走”目標
《意見》明確了成都市基本養老服務“兩步走”目標:到2025年,城區“區—街道—社區—小區—居家”五級養老服務網絡更加健全,農村“縣—鎮—村”三級服務網絡銜接有序,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制度不斷完善。到2027年,具有成都特色的養老服務體系成熟定型,“15分鐘養老服務圈”進一步優化,嵌入式養老服務網絡全面覆蓋、更加可及。
《意見》共5個方面18項重點任務。首先是要加強基本養老服務體系統籌布局,完善城區“區有養老服務中心、街道有為老服務綜合體、社區有為老服務站、小區有為老服務點、家庭有居家養老服務項目”五級養老服務體系,完善農村“縣有特困人員養護院、鎮有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村有養老互助站”三級養老服務體系。“這就明確了養老服務設施體系如何建、怎么建的問題,分層分類厘清區、街道、社區、小區各層級養老服務設施的功能定位,促進區域養老服務資源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成都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其他4個方面,《意見》明確了各自的重點方向。如,在增強基本養老服務供給能力方面,要加快推進社會適老化改造、推進醫養結合發展、豐富老年人文體服務等;在建立精準服務主動響應機制方面,要完善智慧健康養老應用場景、建立特殊困難老年人精準識別和動態管理機制;在促進基本養老服務規范發展方面,要推進基本養老服務統計數據標準化;在完善養老服務保障機制方面,加強基本養老服務財政支持、加強為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完善養老服務用地支持政策等。
拓展服務清單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意見》進一步拓展了基本養老服務清單項目。成都市在2023年首次發布了涵蓋34個服務項目的《成都市基本養老服務清單》,這次《意見》以附件形式發布新版《成都市基本養老服務清單》,進一步拓展和優化基本養老服務供給,包含了35項服務清單項目,涉及物質幫助、照護服務、關愛服務三大類型,新增了社區綜合養老服務、老年教育、老年人意外保險、子女護理假等項目。
在服務層次上,涵蓋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服務三種層級:面向全體老年人的基礎性服務,如能力綜合評估、文體休閑優待、老年教育等;面向符合一定條件的普通老年人的普惠性服務,如對于有支付能力的老年人提供服務資源、搭建對接平臺等;面向政府兜底保障對象,主要是特困老年人等老年群體的兜底性服務,重點聚焦老年人因經濟狀況、身體狀況受限,面臨家庭和個人難以應對的失能、殘疾、無人照顧等困難時的基本生活和照料需求。
“該《意見》還積極引導和鼓勵拓寬多元養老服務供給。”成都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例如,創新開展復合型開放型養老服務機構建設行動,打造“沒有圍墻”的養老院,建設老年認知障礙友好社區等。(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亞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