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入住民宿遇阻 房東無證經營引糾紛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消費者在平臺成功預訂了民宿,凌晨入住卻被物業人員攔在大門外2個多小時,理由是“這里只有私宅,不允許外人進入”,直到報警后才成功入住……10月29日,曾小姐向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講述了在成都入住民宿的遭遇。事后,她質疑平臺未對房東經營資質進行審核便上架房源,導致其權益受損,向平臺申請退款,卻被拒絕。
消費者:入住民宿被攔要求平臺退款被拒
10月19日,曾小姐通過美團預定了成都萬科天薈小區一間民宿,房源共有4間臥室,可住8人,房費798元。
26日晚7點半左右,曾小姐一行12人到達民宿所在小區,物業人員稱該民宿最多入住8人,不能一起進去。“我們其實都住在成都,訂這間民宿是為了吃飯、聚會的,既然物業說不能一起進,我們就決定去外面吃飯。”曾小姐說。
幾個人進入民宿放下行李后,當晚8點40分左右離開,吃完飯后,其中8人于凌晨2點多返回民宿。這一次,她們被攔在了小區大門外。
“物業不承認小區里有民宿,說里面只有私宅,不允許外人進入。”曾小姐說。物業先聯系了民宿業主,對方稱將房子長租給別人了,對于開民宿一事并不知情;房東電話則一直打不通。雙方僵持到凌晨3點半,曾小姐等人無奈選擇報警,經警方協調,終于在凌晨4點多成功入住。
“民宿既然能成功上架、預訂,平臺就應該保證我們享受到約定的服務。”曾小姐說,事后,她們向平臺申請退款,平臺以已經入住為由不給退。
物業:房東無經營資質已自主下架房源
29日下午1點,記者來到萬科天薈小區,一名物業人員證實了當晚的糾紛。
“我們小區一名業主將房子租給了別人,租戶私自將房子包裝成民宿上架平臺,沒有經營執照,也沒有得到業主的同意。”該工作人員說,“我們當天收到了其他業主投訴,把這個事情處理了,房東已經將民宿下架。小區里現在沒有民宿,也不允許經營民宿。”
隨后,記者向美團民宿證實,涉事民宿房東已經自主下架了房源。
當日下午,記者嘗試在平臺進行房東認證,不到10分鐘便認證成功,全程無需上傳相關營業執照及衛生、消防許可證,只需上傳房產證、租賃合同、水電繳費記錄,三選一即可。
“根據《電子商務法》規定,對于這種小額經營者年收入在10萬元以內的,目前不強制他們去辦理營業執照。”美團民宿客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涉事的房東也沒有辦理相關證件,是以自然人的身份上線的。”
律師:消費者有權申請退款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認為,根據《民法典》規定,將住宅改為經營性用房的,需要取得有利害關系的業主一致同意;要依照法定程序登記備案,取得相關營業執照、衛生消防許可等。目前來看,平臺的認證操作存在漏洞。他認為消費者有權申請退款,因為商家并沒有提供合同約定的相應服務。
付建還建議,相關部門要加強對民宿平臺的監督檢查,確保平臺和房東遵守法律法規;建立投訴處理機制,及時處理消費者的投訴和舉報。(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曹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