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團式”幫扶 托起“穩穩的幸福”
10月18日,甘孜州道孚中學“組團式”幫扶老師屠艷紅(前排右一)、何婭(前排右二)、張靖凱(前排右三)、朱敏娜(二排右二)與高三年級的同學們合影,并鼓勵他們明年高考考出好成績。
10月19日,康定市人民醫院的“組團式”幫扶醫生駱俊杰(左二)到康定市老榆林村進行義診,為患者解讀CT影像。
10月18日,來自浙江金華的“組團式”幫扶醫生方俊玲(左一)在道孚縣人民醫院一病房對產婦和新生兒進行檢查。
10月19日,爐霍縣中學的同學們與幫扶教師在“二手書”圖書館一同閱讀。這些書籍來自幫扶教師發起的“讓知識活起來”公益活動,目前學校已收到捐贈圖書13761冊。
10月16日,來自杭州蕭山的“組團式”幫扶教師孫利亞正在九龍高級中學開展同課異構活動。幫扶工作開展兩年來,該校的教學質量顯著提升。
10月17日,康定市第二中學“天文社”的學生們第一次通過天文望遠鏡看到了太陽黑子。這臺天文望遠鏡是由“組團式”幫扶老師陳宇琪從浙江杭州帶來的,她還牽頭創建了學校天文社。
10月19日,甘孜縣羅布林第一中學的“組團式”幫扶教師,到高三2班學生則瑪家中進行了家訪。老師們給出了學習建議,并為則瑪(右二)加油打氣。
2022年以來,“組團式”幫扶工作在甘孜州深入開展,一批批醫療和教育干部人才組成團隊,跨越山海,通過資金“輸血”+技術“造血”模式,持續促進當地育人質量、醫療水平穩步提升。連日來,記者用鏡頭定格下當地醫療領域和教育領域的發展進步。
康定市人民醫院建設疼痛門診及疼痛醫學中心,填補了當地醫療空白,體檢中心通過改造升級,整合了來自雅安市人民醫院、都江堰市人民醫院、成飛醫院、雅安市中醫醫院等三級醫院的專家資源,優化了服務流程,提升了服務質量;自浙江省金華市人民醫院和婺城區人民醫院“組團式”幫扶道孚縣人民醫院以來,該院深化公立醫院改革,2024年1—9月門急診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7.8%,住院病人增長18.5%,手術例次增長86.2%……在“組團式”幫扶力量下,先進的醫療設備和技術被引入,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更為精準、高效的醫療服務。
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教育理念的革新,使得甘孜州教育事業煥發新活力。在康定市,“組團式”幫扶力量創設了“雪山論壇”——中國西部民族教育高峰論壇,并成立了康定市第二中學與杭州市、成都市資源共享的“山海工程”。在道孚縣,通過浙江金華和成都郫都“組團式”幫扶團隊的努力,2023年5月道孚中學獲評四川省優質對口幫扶先進單位,實現高考本土培養重點本科錄取“零的突破”;在九龍縣,杭州和成都青白江“組團式”幫扶九龍高級中學,推進“精準教學、精細德育、精進專業和精心后勤”的“四精管理”,全面提升學校辦學水平;在爐霍縣,2023年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考核位居四川省第一,幫扶力量與當地縣委、縣政府攜手,建成理科重點中學,填補甘孜州康北地區無理科辦學空白,中考成績排名甘孜州北路片區第一名,各類成績實現歷史突破;在甘孜縣,羅布林第一中學推行年級段扁平化管理、“組團式”幫扶工坊等多項改革,促進學校管理科學化、本土教師培養專業化、教學質量優質化……(楊孟雙 洛絨尼瑪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華小峰 攝影報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