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新老人” 成都溫江讓“銀”轉“金”
人民網成都10月29日電 (王凡)10月28日,2024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成都溫江舉辦,這是繼去年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峰會之后的又一場產業交流盛會。作為一片充滿活力的土地,溫江以其前瞻性的視角和行動,成為全國最早在銀發經濟領域進行探索的區(市)縣之一。
2024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成都溫江舉辦。溫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銀發經濟不僅僅是一個概念,而是一場關于活力、創新和人文關懷的生動實踐。溫江正以其獨特方式,將“銀發”標簽轉化為“金色”機遇,為個人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續發展描繪出一個充滿希望和活力的未來。
定位“新老人” 順應新需求
銀發經濟,因應對人口老齡化而來,但又不局限于養老,而與備老、文娛、醫療、康養、抗衰老等產業深度融合,具有擴大消費、刺激經濟、促進產業升級、培育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多重效應。
隨著全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突破2.96億,銀發經濟的市場規模已超過7萬億元,養老設施和機構正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而不斷演進。
在成都溫江區的太保家園,78歲的李爺爺忙得不亦樂乎:體驗咖啡品鑒、宋代點茶,參加詩歌節、交響樂演奏會等,生活熱情再次被點燃。自2021年底運營以來,這個融合了溫江城市文化與養老文化的社區,已服務超過3萬人次,成為溫江銀發經濟蓬勃發展的生動縮影。
發展銀發經濟,不僅關懷老年人,更需深刻洞察并積極回應“新老人”群體的需求。這個群體教育水平較高,退休收入可觀,消費能力較強,他們追求的不僅是物質上的富足,更是精神和文化層面的充實。太保家園成都社區總經理江挺一語中的,“客戶需求已從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醫擴展為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
豐富的文娛活動讓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溫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溫江打造銀發經濟,還體現在對生態、醫療、康養產品的保護、創新和完善上。位于上風上水之地,溫江憑借優越的自然人文基底成為成都世園會分會場之一。溫江分會場以川派盆景為主題,“一園一軸一館”讓世界聽到更多溫江花開的聲音,也讓更多的人身臨其境感受到優渥的生態基底和醫療康養條件。
這里聚集起華西醫院、省人民醫院、溫江區醫院等9家三級醫療機構,70余家互聯網醫院,20余家各類養老機構;創新開發出300余個“溫江造”康養產品;加速引進頂級醫學研發機構,打造銀發經濟消費空間。
成都市溫江區的三醫創新中心是四川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的重要陣地。溫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康養+醫療”不斷走向深度融合。就在今年3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城市醫養中心在溫江落成投運。華西城市醫養中心負責人談到,“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在溫江設立城市醫養中心,匯集醫療資源,建立綠色通道,讓更多老人可以享受更高效率高品質的養老和醫療服務。”這一城市醫養中心的投用,正是溫江推進醫養結合的生動實踐,也是溫江以融合提質為導向打造銀發經濟康養服務區的又一縮影。
文化學者馬未都由此給出高度評價:“溫江是一個醫養、康養深度融合的地方,這里康養設施完善、康養產品豐富、康養文化共鳴,既靠近繁華都市,又遠離喧囂。”他的話準確捕捉了溫江銀發經濟的精髓。
通過聚焦不同群體的差異化需求,溫江不斷拓展銀發經濟的內涵。老年人既可以享受高品質的醫療服務,也可以在藝術、休閑、娛樂中找到屬于自己的“詩和遠方”。
發展“新產業” 掘金“新藍海”
每一個萬億級新賽道的誕生,都會帶動產業格局和區域格局的大洗牌。銀發經濟不再是單一的養老話題,而是一場涉及生命科學、醫療健康、智能科技的全方位產業革命。
成都企業海思科正是這場革命的佼佼者。今年上半年,海思科兩款創新藥——神經病理性疼痛藥物苯磺酸克利加巴林膠囊(思美寧)和2型糖尿病治療藥物考格列汀片(倍長平)先后獲批。前者是國內首個獲批上市的“成人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理性疼痛和帶狀皰疹后神經痛”治療藥物;后者則是全球首個超長效雙周口服降糖藥物。
成都集思鳴智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國內首家基于眼動技術研發創新醫療器械的企業有著自己的“獨門秘籍”。他們的“大腦生理與認知功能輔助評估系統”,能在短短6至10分鐘內,通過眼動軌跡和人工智能分析,實現阿爾茨海默病早期階段的篩查和診斷,準確率高達85%以上。這一成就獲得四川省創新醫療器械綠色通道的認定。
在溫江,創新的脈搏隨著銀發產業的浪潮跳動。依托加速構建的“3+6”現代化產業體系,溫江將醫藥健康產業定位為三大地標產業之一,全力推動醫養康護、智能照護產品等銀發經濟的重點領域,精準發力,有的放矢。
溫江全力推動醫養康護、智能照護產品等重點領域。溫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醫藥健康這一領域,目前已經匯聚了藥明康德、科倫、百利、百裕等大健康產業的領軍企業,以及585家上下游協作企業,形成了西南地區極具競爭力的CXO集聚平臺。1533個藥械品種正在研發和生產中,其中7個品種的銷售額已突破億級大關,生物技術藥產業集群更是榮登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榜單。
溫江區的銀發經濟,已經構筑起一個從研發創新到生產制造,再到場景應用的全產業鏈格局。這片土地已成為銀發經濟領域相關企業成長的沃土與創新的熱土。
構建“新場景” 增進“新福祉”
一到飯點,成都市溫江區涌泉街道清泉社區“食刻相伴·微網同行”便民助餐點便陸續來了多位老年食客。葷素菜品碼放整齊,大家端著餐盤,排隊挑選中意的美食。
“這回鍋肉真是炒到了家,我得再來一碗飯。”82歲的王爺爺,一邊品嘗佳肴,一邊計劃著午后與戰友的小聚。言語中透露出對這里的喜愛和對社區生活的享受。
這個助餐點,不僅僅是一個吃飯的地方,更是社區老年生活的一個溫馨驛站。從最初的簡易桌椅,到如今寬敞明亮的室內餐廳,社區書記李燕和她的團隊,通過不懈的努力和創新,讓這里成為了老年人心中的“幸福食堂”。
溫江區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正以這樣的“新場景”構建起老年人的“新福祉”。全區現已建立了18個這樣的老年助餐點、6個養老服務綜合體,以及35個轉型升級的日間照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關懷和服務。一個15分鐘的養老服務圈正在逐步形成,讓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便捷、溫馨、充實。
念茲在茲,唯此為大。在溫江,以人為本的理念實實在在地轉化為行動的力量:以人的需求為核心,精心構建起覆蓋醫療、康養、娛樂等全方位的服務體系,每一個細節都透露出對生命的尊重和對未來的深思。
正如古語所說,“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在發力銀發經濟這條“黃金賽道”上,溫江全情投入,如同旭日陽光,不僅照亮了歲月的長河,更為生命的每一個階段注入了希望與生機。這是對未來的堅定承諾,也是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溫江,正以其獨特的方式,為我們展示了一個以人為本、充滿希望的未來,奮力書寫著銀發經濟的新篇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