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上山的路沒人開,我們來當開拓者”
四川省腫瘤醫院攻克醫學難題BRAF V600E基因突變 腸癌患者重獲新生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 |
多吉與林桐榆院長及團隊合影。四川省腫瘤醫院供圖 |
秋高氣爽,家住西藏拉薩的多吉(化名)享受著高原暖陽。誰曾想到,他剛剛經歷了九死一生的生命奇跡。這個奇跡的背后,就是一個關于信任、合作與創新的故事。
時間回溯到2023年6月,多吉出現無緣無故的肚子疼、拉肚子等癥狀,7月被診斷為晚期直腸低分化腺癌合并多發肝臟轉移。這是一種惡性度高、生存期短的疾病。在沒有治療的情況下,患者的生存期不足3個月;即使接受常規治療,中位生存期也僅為幾個月。兇多吉少,他仍抱著微弱的希望從遙遠的拉薩來到四川省腫瘤醫院,尋求該院院長林桐榆醫生的治療。
多吉坦言,之前真是絕望的,信心是通過林醫生團隊以及家人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相信林醫生,所以我們全力配合醫生的一切囑咐。”
生命相托,定當全力以赴。林桐榆院長及團隊為多吉制定了個體化的精準治療方案。治療方案依據病理結果及基因監測制定,并根據病情變化不斷調整。該方案融合了靶向治療、化療和手術等多種治療手段,并實行多學科精準化治療。“這個病例打破常規,三個靶向一起,配合化療、手術,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林桐榆院長介紹,“醫學有風險,但醫生如果一味強調風險,醫學就不會進步。醫生不敢冒險,最終受損的是患者。只要患者及家屬信任我,信任醫院,我愿意冒險。”
“如果上山的路沒人開,我們來當開拓者。”一場冒險之旅由此拉開。多吉的直腸低分化腺癌十分狡猾。林醫生說,普通癌癥只需要兩層治療,但直腸低分化腺癌需要四層動態治療。“也就是說該病例的治療難點不在于沒有相應的藥物,而是在于常規治療手段和方法效果不顯著,必須創新研究新的治療方式,采用多學科個體化的精準治療,確保每一步都精準打擊到病灶。”
治療中也出現過一些小波折。預判到由于腫瘤轉移到胸椎,多吉有截癱的風險,盡管川腫團隊提前讓多吉穿戴了胸椎護具進行保護,但在2024年5月多吉前往北京做胸椎轉移灶手術前一天,出現了截癱!手術及時順利,避免了壞結果。回想起來,家屬充滿感激地說:幸好林教授團隊之前有預判且做好了保護措施,并安排及時,避免了永久截癱的悲劇發生。
在醫護團隊的嚴格執行和全方位管理下,多吉及家屬的積極配合,使得治療得以順利進行。多吉一直嚴格按照醫囑堅持治療,除靶向治療外,他先后經歷了19次化療和3次大手術,每一次都在與死神賽跑。
10月11日,一個盼望已久的好消息傳來:多吉達到影像學無瘤狀態,并出院進入維持治療及隨訪復查階段。四川省腫瘤醫院的醫療團隊,以其專業的技術、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和全方位的患者管理,創造了生命的奇跡。
從不可治愈到實現潛在治愈,多吉的案例成為醫學奇跡的一個縮影。這不僅是對四川省腫瘤醫院醫療水平的肯定,也是對生命頑強不息的贊歌。這是一個關乎醫生與患者及家屬雙向奔赴、彼此信任的故事。
治療的成功不僅是醫生團隊的精誠合作和不懈努力,也是家屬給了醫生放手一搏的信心。“醫療最難的不是技術,而是給醫生一個冒險的理由。”
在未來的日子里,多吉將繼續他的維持治療,而四川省腫瘤醫院也將繼續以其卓越的醫療技術和人文關懷,為更多患者帶來希望。(王凡、實習生謝婷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