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發布!四川穩居全國第七、西部第一
《2024中國金融科技指數——金融科技行業發展報告》發布
10月22日,在金融街論壇年會金融科技大會上,由四川省金融科技學會聯合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微金融與互聯網金融創新研究中心及四川天府新區管理委員會共同編制,天眼查提供數據支持的《2024中國金融科技指數——金融科技行業發展報告》重磅發布。
西南財經大學教授、四川省金融科技學會會長張曉玫在金融街論壇年會金融科技大會上發布指數。主辦方供圖
本期報告分為三大版塊,以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為背景,聚焦“金融科技”和“科技金融”兩大話題進行縱深延展。依托科學嚴謹的指標體系和豐富詳實的數據資源,從行業基礎環境、科學技術資源以及金融科技市場3個方面進行評估,衡量了國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五大經濟圈代表性城市的金融科技發展現狀,并就區域優勢進行了深度剖析。最后,通過數據求證提煉總結出當前金融科技行業的特點以及近一年的發展動向。
新質生產力背景下,“金融科技”對話“科技金融”
報告聚焦“金融科技”和“科技金融”兩大核心議題,深度剖析二者如何共生共榮,協同推動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并對所面臨的主要挑戰進行深入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方案,以期為金融科技與科技金融共同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有益建議。
迄今為止,指數已連續發布7年,北京、廣東、江蘇、上海憑借其堅實的發展基礎,穩步推進,連續3年穩居排名榜前四強。2024年,浙江著力推動行業基礎環境和科學技術資源發展,成功反超山東升至第五。山東在科學技術資源與金融科技市場方面有所下滑,排名第六。四川在科學技術資源和金融科技市場兩方面保持穩健態勢,同時在行業基礎環境方面有所進步,排名第七。湖北在金融科技市場方面表現優越,上升一位至第八。重慶和河南分別憑借在金融科技市場和行業基礎環境方面的亮眼表現,首次躋身前十,排名依次為第九和第十。
在此次發布的總指數結果中,四川排名全國第七,與去年持平,同時穩坐西部省份第一的寶座,在西部地區保持絕對優勢。分指數方面,四川維持了在科學技術資源和金融科技市場方面的優勢,兩項分指數排名較去年相對穩定,今年四川出臺大量金融科技相關政策,在政府維度進步明顯,行業基礎環境分指數排名躍升至第七。
當前,區域經濟圈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扮演著增長極的重要角色。報告依據相關政策文件選取五大經濟圈及其代表性城市,延續省份分析的指標框架,對其金融科技發展狀況進行排名和優勢分析。總體來看,我國各經濟圈發展仍不平衡,其中京津冀首都經濟圈和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圈領跑前二,長三角經濟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長江中游城市群依次排名第三、第四、第五。
成都作為西部重要中心城市,其總指數排名位列第六,在行業基礎環境、科學技術資源和金融科技市場3個維度分別排名第六、第九和第四。成都大力培養“金融+科技”復合型人才,致力于為金融科技產業奠定人才基礎。在金融科技的發展浪潮中,成都正以獨特的地理優勢和教育資源,成為西部地區金融科技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指數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成都已有6所院校開設金融科技專業。在人才培養模式上,成都也在不斷探索創新,如西南財經大學攜手電子科技大學于2023年共同開設了“金融+科技”高層次人才聯合培養項目,致力于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雙方通過課程共建、師生互派、交叉融合等多種方式加強兩校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全方位交流合作,形成了“新財經+新工科”深度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為金融科技行業培養了一批既懂金融又懂技術的高素質人才。
行業特點聚焦 前沿趨勢洞察
金融科技產業在飛速發展的背后,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過去一年,金融科技行業的發展變化呈現出以下五大特點:
數據要素不僅是金融科技下一階段發展的重點,更是與金融科技一同成為當下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驅動力。目前,已有多家國有銀行及股份制銀行爭先搶占賽道,但金融行業的轉型創新需要在“效率”和“安全”之間找到平衡點,“數據要素×金融服務”仍道阻且長。未來,數據資產融資還需要解決數據確權、評估、合規、安全等諸多難題,前方一片藍海,有待各方共同探索。
步入AIGC時代以來,AI大模型發展迅猛,導致了算力需求持續飆升。在學術領域,聚焦算力主題的相關論文數量呈明顯增長趨勢,為算力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雖然算力發展勢頭迅猛,但仍有一系列問題亟待解決。因此,如何進一步夯實算力底座,推動人工智能實現突破,對于金融行業乃至千行百業都是一項重要的議題。
近年來,國內金融科技企業數量增長迅猛,其中山東和廣東兩地企業總數占據了行業的“半壁江山”。粵魯地區能成為金融科技企業的聚集地,得益于兩地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堅實的人才基礎。聚焦資本市場,當前金融科技上市公司整體盈利情況有待提高,北京地區在數量和盈利性上均領跑全國。未來,各地發展金融科技產業,不僅要重視金融科技企業“量”的增加,也要注重“質”的提升。
金融科技行業已經自萌芽探索期走出,正從高速增長期逐步向高質量發展期過渡。但金融科技行業長期以來人才需求居高不下,供需缺口常年存在。為解決此問題,各大院校大力培養金融科技人才,由于金融科技作為金融與科技的交叉學科,開設相關專業的院校類型以財經類、綜合類以及理工類為主。未來,業界與高校應協同進行人才培養,進一步加強教育資源與行業需求的緊密結合,合力打造符合市場實際需求的金融科技人才隊伍。
2024年,我國金融科技投融資項目數量首次呈現下降趨勢,一方面反映出企業投資意愿的減弱和經濟高速增長后面臨的挑戰;另一方面,適度的融資規模縮減也標志著我國正從高速擴張向高質量發展轉型,是金融去杠桿、優化信貸結構的積極信號,有助于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從區域分布來看,北京和廣東兩地在投融資項目數量上全國領先;從細分技術領域來看,人工智能項目的投融資熱度高居榜首。(肖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